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翻译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往往把翻译看成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研究的侧重点往往局限于原著和译本之间的文本对比,其遵循的判断标准是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对等”和“忠实”原则。直到20世纪70年代目的论理论的出现,翻译研究才摆脱了传统的静态语言分析模式。Vermeer在他和Reiss合著的《普通翻译理论》(1978)—书中详细阐述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所有的翻译活动都要遵循目的法则,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交际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目的又受到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制约,译者翻译目的不同必然会使得译文在翻译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因此,评价翻译质量的标准不是“等值”,而是译文是否“合适”,即是否最大程度地实现译者预期的交际目的。由此可见,在具有不同翻译目的的文学翻译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目的论理论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自1872年至今,《格列佛游记》的中文翻译已经走过了近140年的历程,产生了近50个汉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有些译者力求忠实于原著,把小说翻译成一部饱含讽刺和批判的作品,旨在让中国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了解英国讽刺小说的价值。而有些译者则侧重翻译原作中主人公四次旅行中的奇遇,将小说译成孩子们喜闻乐道的儿童经典文学读物,旨在让儿童读者感受到斯威夫特营造的丰富多彩、童话般的幻想世界。可以看出,译者对文本类型定位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译本的产生,它们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各自读者群的喜爱。然而,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对于这些具有不同文本功能的译作,甚少有学者把它们拿来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把一个看作是政治讽喻小说,一个看作是儿童文学文本加以研究。因此,本文试图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格列佛游记》张健译本(1962)和王维东译本(2011)为蓝本。前者是为中国的文学爱好者所译介的政治讽喻作品,后者是作为少年儿童文学经典读物进行译介的,也是目前最新的译作之一。作者从中整理出44条例子并对两个汉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张健译本和王维东译本总体上都采用了直译、意译和音译的翻译策略。有所不同的是,前者的目标读者是中国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张健倾向于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力求保留和再现原作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除此之外,为了让目标读者更深入的理解源语文化的内涵,译者也运用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对原文中含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元素进行了解释。后者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考虑到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王维东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倾向于采用删减法,使得译文易于少年读者所接受。总体来说,张健译本和王维东译本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各自预期的翻译目的。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格列佛游记》及其汉译本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是介绍本研究的语料和研究方法。第四章是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格列佛游记》的两个汉译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目的原则的角度出发,对《格列佛游记》两个汉译本译者的翻译要求和翻译目的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部分是从微观上探讨《格列佛游记》两个汉译本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以及修辞特点并具体运用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对《格列佛游记》两个汉译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述。第五章是分析了两位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倾向,总结了两译本翻译方法的相似与不同,并对具有不同文本功能的译本如何找到适合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建议。第六章是结论,指出本研究的发现及启示和不足。总之,本论文探讨了从目的论理论的角度对比分析文学作品《格列佛游记》两个汉译本,希望能为以后的文学翻译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