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缺氧引起的肾脏微环境缺氧可引起慢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蛋白尿等慢性疾病。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在低氧导致的各类肾源性疾病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牦牛作为高原土著动物已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低氧环境良好的适应性以及对各种慢性高原病的抵抗能力,其适应机制研究目前仍不完善。在糖代谢过程中,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通过作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687); 教育部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创新团队(IRT-17R88);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1JR11RA024); 中央高校创新团队项目(31920200004); 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xm2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缺氧引起的肾脏微环境缺氧可引起慢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蛋白尿等慢性疾病。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在低氧导致的各类肾源性疾病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牦牛作为高原土著动物已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低氧环境良好的适应性以及对各种慢性高原病的抵抗能力,其适应机制研究目前仍不完善。在糖代谢过程中,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通过作用于丙酮酸脱氢酶,将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并进入线粒体参加三羧酸循环。在低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对PDK1有显著的调控作用,使其在机体内的表达随氧浓度的变化改变,并通过不同途径如PDK1/AKT通路、TGF-β/Smad2通路等参与到细胞生长代谢过程,并进一步调节Bcl-2、Caspase3/9等下游凋亡因子诱导细胞凋亡、自噬。目前高原慢性肾病相关研究所采用的动物模型主要集中于小鼠和大鼠,针对高原动物本身的研究还存在部分空白。为对高原动物低氧适应机制补充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离并纯化牦牛、犏牛和黄牛原代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观察低氧对PDK1及其下游因子Smad2、Caspase3/9等在牦牛、犏牛和黄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RIFs)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不同海拔牛种RIFs低氧的应激差异,进一步探究牦牛肾脏低氧适应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试验通过H&E染色法验证所采集黄牛和牦牛肾脏组织样本结构完整,发育良好,无明显病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K1蛋白在黄牛和牦牛肾脏组织内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DK1主要阳性表达于黄牛和牦牛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内,且在牦牛肾脏组织内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黄牛。证明在生活于不同海拔的牦牛和黄牛两品种之间PDK1存在种属差异。2.试验使用植块法分离牦牛和黄牛肾原代细胞,并通过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的方式对牦牛、犏牛和黄牛肾原代细胞进行纯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获得纯度较高的牦牛、犏牛和黄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绘制生长曲线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HIF-1α、PDK1、Smad2、AKT1、Caspase3和Caspase9的m RNA表达和PDK1、Smad2及Caspase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牦牛、犏牛和黄牛RIFs的增殖能力以及低氧相关转录因子PDK1、Smad2、AKT1、Caspase3和Caspase9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说明三种牛在进化过程中为应对不同环境产生了种间差异。3.通过1%、10%、20%氧浓度梯度培养,并选取0h、24h、48h、72h四个时间点检测低氧相关因子在牦牛、犏牛和黄牛RIFs之间的表达。结果表明,PDK1、Smad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都随低氧刺激而显著上调,在氧浓度10%时表达最强。且HIF-1α、PDK1、Caspase3/9在低氧应激(24h)和长时间培养(48h)时的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证明牦牛、犏牛和黄牛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在处于低氧环境时产生了不同的适应过程。因此PDK1、Smad2和Caspase3可能是牦牛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关键作用因子,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被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大量牦牛乳清液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牦牛乳清资源是牧民及乳品加工企业的紧迫问题。现有研究表明乳清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补充可以改善体内抗氧化指标、形态学指标、炎症免疫、肠道菌群及粪便挥发物组成。目前证实了牛乳清粉、驴乳清粉及羊乳清粉的抗氧化特性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但尚不清楚牦牛乳清粉的抗氧化特性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如何。本文以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结合体内抗氧化指标(
呼肠孤病毒是一种无包膜基因分节段双链RNA病毒,该病毒感染在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可导致人类和动物严重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以及脑炎等,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以及公共卫生具有潜在危害。但目前对该病毒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其感染机制以及免疫逃逸方面很少涉及。本研究拟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μ1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μ1对干扰素信号通路调控的作用和机制,为抗MRV感染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1.通过TCID50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引发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之一。患病羊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发热、渐进性消瘦、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且感染羊很容易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预防接种和及时诊断是防控该病原的主要手段,现有的商品化试剂盒还无法对Mo进行鉴别诊断,给Mo及时确诊造成了困扰。本文通过Pull down结合LC-MS技术分析筛选出Mo种内保守、种间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可造成相当大的公共卫生负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直接有效手段。与传统的鸡胚基质疫苗相比,细胞基质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鸡胚源蛋白质残留可能造成的过敏问题。研究细胞内的抗病毒应答调控机制,可以为有效提高细胞内疫苗的生产效率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阐明宿主细胞中影响流感病毒感染和增殖的潜在分子机制。本研究依据于实验室前期蛋白组学数据,发现H3N
从创新逻辑上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关键。这一逻辑特色,似可遵循以中国之答回应时代之问的思路,概括为:以引领时代的大历史观拓展唯物史观,坚定历史自信;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新治国理政,坚定政治自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升华自我革命,坚定“赶考”自信;以“共同体意识”深化辩证思维,坚定道义自信。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宿主细胞的各种天然免疫活动,其可被多种胞外及胞内的因子激活,如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的模式识别受体。NF-κB在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识别与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是天然免疫信号向下游转导的关键组成部分。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α疱疹病毒家族的一员,PRV的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人和动物肝炎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风险很高。由于缺乏高效的体外培养体系和动物模型,HEV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研究HE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阐明HEV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筛选获得与HEV ORF2互作的宿主蛋白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并探索了该蛋白在I型干
IFN-α/β通过诱导下游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其中就包括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IFITM),IFITM是一类主要抑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过程的膜蛋白。在本研究中,以IFITM作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在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牦牛(Bos grunniens)对高原低氧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适应结构与生理机制。从组织学的角度分析,呼吸与中枢、消化系统在许多病理变化中具有相互调控作用,但其在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常氧(20%O2)和低氧(1%O2)条件下的牦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s)进行RNA-seq技术转录组学和串联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事业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帮助我国事业单位当中的各职能部门形成彼此良好的制约和监督局面,帮助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更好的发展进步与转型。审计工作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科学、良好、有序地开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发挥职能以及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意义和作用。事业单位当中内部审计发挥良好的职能作用不但能够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职能发挥提供重要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