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以持续性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快感缺乏、动力低下是其主要核心症状,病程迁延,容易复发,自杀率高,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实验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来了解奖赏系统相关脑区在应激前后及用药不同阶段的神经生化改变,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认识和方法。第一部分抑郁症奖赏系统多巴胺D2、D3受体功能障碍的研究实验一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症模型的建立目的:大鼠抑郁模型是抑郁症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研究媒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工作成果是否可靠的重要基础条件。本实验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结合孤养的方法,以期获得稳定、可靠、重复性强的大鼠抑郁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共1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8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制作大鼠抑郁模型,进行21天应激干预,分别于应激干预前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The forced swimmingtest,FST)和液体消耗实验(Fluid consumption test)测量,并定期监测大鼠体重变化,用以上三项指标来评估大鼠快感缺乏和行为绝望的程度。模型制作结束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方法(HPLC-MS)分析大鼠前额叶、海马、伏隔核各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在应激前后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评估大鼠抑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组大鼠,模型组大鼠在接受应激干预后液体消耗实验的糖水偏爱指数下降显著;强迫游泳实验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延长;体重增长值显著下降。各项结果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HPLC-MS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在应激后大鼠前额叶、海马、伏隔核各脑区DA、DOPAC、HVA、5-HT、5-HIAA含量均比正常组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结合孤养制做的大鼠抑郁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人类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模型大鼠快感缺乏,行为绝望,体重下降三项指标均改变明显,且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符合目前抑郁症的神经生化改变。模型症状稳定,可重复性强,持续时间长,是非常可靠的动物抑郁模型,可以作为良好的媒介进性下一步的实验。实验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奖赏系统的影响目的:抑郁症核心症状快感缺乏是奖赏系统功能障碍的直接体现。通过大鼠抑郁模型进一步了解奖赏系统重要脑区多巴胺D2受体、多巴胺D3受体的在应激干预前后含量变化,明确奖赏系统功能障碍的确切依据,并通过对比大鼠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用药前后不同阶段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D2DR、D3DR的变化,来探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奖赏系统的可能影响。方法:将依照实验一部分制作的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盐水对照早期组、盐水对照晚期组、西酞普兰早期组、西酞普兰晚期组各6只。分别给予盐水及西酞普兰用药干预,另外有随机分组的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各6只,分别正常饲养及仅按照前述模型制作方法制作成模型大鼠。分别于应激干预前、后及用药1天后及用药14天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强迫游泳实验、液体消耗实验及体重监测。然后通过HPLC-MS方法检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在应激前后、用药前后及用药不同阶段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WB)方法检测D2DR、D3DR的含量改变,来进一步了解西酞普兰用药不同时期对奖赏系统的影响。结果:1.西酞普兰晚期用药组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学改善,糖水偏爱指数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及体重增长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早期无明显改变。2.西酞普兰组早期组用药1天后伏隔核DA、海马DOPAC及海马5-HT就有明显增加,其余各组早期未见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晚期组用药14天后西酞普兰组各脑区DA、DOPAC、HVA、5-HT、5-HIAA均较盐水对照组有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3.模型组大鼠在应激后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在前额叶、海马、伏隔核各脑区D2DR及D3DR的表达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在前额叶、海马、伏隔核西酞普兰早期组D2DR的表达较模型盐水组有显著增加,西酞普兰晚期组D2DR的表达均比模型盐水组有明显增加,三个脑区内西酞普兰晚期组D2DR的表达仍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在三个脑区内西酞普兰早期组及西酞普兰晚期组D3DR表达均较模型盐水组有明显增加,用药14天后西酞普兰晚期组比西酞普兰早期组D3DR表达又均有明显减少;三个脑区内D3DR表达西酞普兰早期及晚期组均比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大鼠抑郁模型存在奖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奖赏系统重要脑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及D2DR、D3DR的表达的下降。2. D3DR的表达在用药的早期出现一过性升高后,继之又下降,到晚期组下降显著,提示西酞普兰对D3DR受体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表现在长期用药后D3DR的表达减少,D2DR的表达虽然有所上升,但与正常组比较仍有较大差距,提示奖赏系统功能并未得到有效恢复。第二部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作用的研究目的: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因作用机制复杂不清而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通过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了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抑郁作用,并通过与西酞普兰对比探索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完成的大鼠抑郁模型,随机分组为盐水对照早期组、盐水对照晚期组、西酞普兰早期组、西酞普兰晚期、中药方剂早期组、中药方剂晚期组各6只,分别于用药1天后及用药14天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液体消耗实验及体重变化的行为学检测。然后通过HPLC-MS方法检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WB)方法检测D2DR、D3DR的含量改变,通过与西酞普兰比较,进一步了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抑郁作用,以及对奖赏系统的影响。结果:1.行为学结果的对比发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西酞普兰在改善抑郁症状的糖水偏爱指数及对体重的影响方面作用效果相当,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比西酞普兰能更为显著的缩短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差异显著。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单胺类神经递质DA、DOPAC、HVA、5-HT、5-HIAA在用药早期就开始出现,到用药晚期各脑区均增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但较西酞普兰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有统计学意义。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D2DR、D3DR的影响趋势与西酞普兰相同,但幅度相对西酞普兰较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从行为学检测结果来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行为学表现改善更加突出,其对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显著缩短,提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奖赏系统功能损害的行为绝望、动力低下的方面改善更为明显,提示其对奖赏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2.通过与西酞普兰的比较,提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类似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抗抑郁效果,但对神经递质及D2DR、D3DR的影响均较西酞普兰弱,提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有其他方面的抗抑郁机制在同时发挥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