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察觉到外界丰富的社会性刺激,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并从而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理解他人、预测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进而指导着我们自身的社会行为。先前的研究发现,预测这一自上而下的神经信号,会对我们的感知产生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使得人们对符合自己表情预期的个体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根据情感信息模型理论及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理论,人们当下的情绪状态和所处的社会情境也都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察觉到外界丰富的社会性刺激,接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并从而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理解他人、预测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进而指导着我们自身的社会行为。先前的研究发现,预测这一自上而下的神经信号,会对我们的感知产生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使得人们对符合自己表情预期的个体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根据情感信息模型理论及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理论,人们当下的情绪状态和所处的社会情境也都会对其后续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情绪状态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预测对社会知觉的影响进行考察,这对更全面的理解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都有所帮助。实验一选取了38名被试,采用2(面孔匹配:匹配,不匹配)×3(情绪类型:恐惧、快乐、悲伤)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探讨了面部表情预测对社会知觉中的喜爱度和信任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面部表情预测会影响社会知觉判断,人们会对表情符合自己预期的个体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而对表情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个体做出更为消极的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也对社会知觉造成影响,因此实验二选取了72名被试,采用2(情绪状态:正性,负性)×2(面孔匹配:匹配,不匹配)×3(情绪类型:快乐、悲伤、恐惧)的混合实验设计进一步探讨,当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启动被试的正性、负性情绪时,面部表情预测如何影响社会知觉。结果发现,基于面部表情预测所做出的社会知觉判断会受到人们情绪状态的影响,积极情绪状态下总是会倾向于做出更积极的评价,同时,积极情绪及可预测条件下的社会知觉评分最高,而在消极情绪状态及不可预测条件下的社会知觉评分最低。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选取了78名被试,采用2(情境启动:合作,竞争)×2(面孔匹配:匹配,不匹配)×3(情绪类型:快乐、悲伤、恐惧)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将被试置于会唤起不同情绪的更具现实性的合作、竞争情境,通过情境启动唤起被试的不同情绪状态,考察不同情境下的面部表情预测对社会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基于面部表情预测所做出的社会知觉判断会受到情境类型的影响,人们在合作情境下会对他人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而在竞争情境下对他人做出更消极的评价,同时,合作情境及可预测条件下的社会知觉评分最高,竞争情境及不可预测条件下的社会知觉评分最低。本研究证实了面部表情预测会影响社会知觉,并且这种影响还会受到个体当前的情绪状态和所处的社会情境的影响,表现为积极情绪/合作情境可预测条件下更积极的社会知觉评价,消极情绪/竞争情境不可预测条件下更消极的社会知觉评价。
其他文献
毒品成瘾及其复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尽管存在严重的负面后果,包括社会关系中断、失业、躯体和精神疾病,但成瘾者的生活往往围绕着选择的毒品和与之相关的活动。社会认知对成瘾者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它们影响药物使用的开始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发展,以及治疗成功。社会认知障碍会增加社会孤立、攻击性和抑郁的风险,这可能助长吸毒的恶性循环。此外,社会认知受损可能会导致成瘾者社会关系的衰退,并对戒断成功产生负面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及人民生活水的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加之近年来对“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及城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解决学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学前教育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因此,近年来国家也十分关注,从国家层面上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来完善学前教育供给,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市场
吸烟警示图片是禁烟活动中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但吸烟警示图片能否影响吸烟者戒烟却存在争议。有证据表明,吸烟警示图片对吸烟者是一种个人相关性高的威胁刺激,会降低吸烟者戒烟意图阻碍其戒烟。面对威胁刺激个体的注意偏向会表现出注意警觉,注意警觉会阻碍个体接受威胁刺激。吸烟者对警示图片是否会产生注意警觉需要进一步验证。降低吸烟者对警示图片的注意警觉提高其戒烟意图有利于其尽早戒烟。有研究发现自我肯定的操纵对于吸
随着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接触日益频繁,文化混搭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尽管文化混搭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会引起文化间的冲突。因此,个体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研究表明,个体对本文化的认同度越高、心理定势越强、存在性动机越强、认知性动机越弱,越容易排斥文化混搭。事实上,依恋理论对理解个体行为也很重要。依恋理论是理解个体差异方面最有用和最具生成性的框架之一
面孔是人际交往与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情绪线索,已有大量的研究考察了社交焦虑个体对情绪面孔的眼动行为特点,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在加工情绪面孔时存在异常。这种异常的情绪加工特点,可能是导致其在社会交往中存在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社交焦虑加工机制的探查,几乎没有客观的生物学标记可以有效地对社交焦虑进行分类和识别。支持向量机(SVM)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种分类算法,主要用于解决分类识别模式
大脑作为重要的预测器官,可与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引导适应性行为,促进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行为表现。经典夹带(entrainment)模型认为个体可以自下而上的利用刺激流的周期性,使内部神经活动与外部刺激序列产生同步化(锁相),预测即将发生的事件,促进行为表现。虽然该模型能很好解释周期刺激流中知觉反应以及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但无法解释非周期刺激流后出现的行为促进和神经同步化现象;并且周期刺激流包含着低
认知控制是个体在面对任务时灵活的调整想法和行为,并处理与之相容信息与冲突信息的能力,它能够保证我们的行为按照预期的目的顺利进行。而冲突信息不仅包含纯粹的认知层面上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层面的冲突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虽有所变化,不过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观念仍然存在。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的一致性效应,但在不同冲突水平的任务背景下,不同条件诱发的认知控制
工作记忆刷新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龄与流体智力之间重要的调节变量。已有研究发现,通过认知训练个体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可以得到提高。研究者们还发现认知训练可以改变刷新能力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增强纹状体多巴胺的活动水平。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认知训练对工作记忆刷新能力产生影响的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眼动控制可以解析工作记忆刷新能力,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与工作记忆刷
人类观察者可以在一瞬间获得场景梗概,即有意义的信息。以往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场景梗概的因素,如空间频率、语义信息和结构预期等。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进一步考察语义关系和结构预期如何影响场景梗概的不同范畴。本研究在综述语义关系、结构预期和场景梗概的界定、理论、范式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片和文本启动刺激条件下语义关系对场景梗概范畴的启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结构预期在场景梗概和语义关系之间的调节作
催眠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很多领域,记忆是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但以往关于催眠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研究者对催眠阶段使用上的不一致,可能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此外,以往研究发现,学习材料与自我关联后会产生更好的记忆效果,即产生了自我参照效应,但是基于以往关于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心理特征发现,被催眠的人逐渐进入催眠状态,注意力全都在催眠师的指令上,以至于专注于一个狭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