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康熙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康熙的西学观进行整体的考察。 西学,是西方学术文化的略称,本论题所论之西学专指第一次“西学东渐”过程中,尤其是康熙时期传入的西方科学。 西学观,是指明末清初时期知识界对西方传入的科学的看法和态度。此时士大夫阶层对西学的看法和态度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是保守派并不少,并时时挑起争端;另一方面是不少士大夫对西学采取接受态度,既不趋之若鹜,盲目随和,也不拒之门外,孤芳自赏,而是心态平稳,该做自我批评时就反躬自问,虚心学习,该承认自己传统时,也不夜郎自大,旁若无人。 康熙的西学观是在学习、反思和批判地吸收西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康熙对西学产生兴趣,始于清初的中西历法之争。康熙深感作为一国之君也应通晓科学技术,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取得发言权,因而发愤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并用以指导实践。 康熙集中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71年前后,开始拜西洋人南怀仁为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专心学习数学和天文学,并学会了一些天文仪器的原理和用法。第二阶段是1689年前后,恰逢三蕃平定,台湾回归,北部边疆上与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康熙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康熙向传教士们学习的西学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说那时候传教士们带来的西方科学,他几乎都涉猎过,成绩以数学和天文学为最好。 康熙研究西学,始终贯穿着求实精神,注重观察、实地调查和实际应用,他常常亲自动手作多种演算、观测。 康熙的西学观的主要内涵是:首先,康熙认为西学是有用的器物与技术;其次,康熙认为,西学是实测和实证的,要运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才能把握它的特点;第三,西学的根在中国;第四,西学可以作为有用的器物和技术,为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服务。 康熙对待西学的态度是:学以致用,批判吸收,凡不利于巩固统治及不适合中国国情者坚决取缔;其西学观的具体取向是“节取技能,禁传学术”,并大力倡导“西 论康熙的西学观学中源”说。 康熙在西学观指导下应用西学而取得的突出成就是:编纂了囊括各方面西方科学知识的大型丛书《律历精蕴入用当时最先进的方法绘制了中国第一部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 康熙西学观形成的根源不仅与传统科学的认识模式;以及康熙的科学观念、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有关;而且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康熙的西学观不仅影响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其后科学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