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视剧《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的热播,都梁的创作也日益被大众所关注。从《亮剑》到《荣宝斋》,四部小说以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刺激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文学景观,并且其塑造的钟跃民、李云龙、文三儿等人物形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独特性,因此都梁小说创作的多样化非常值得关注。本文以都梁的四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试图挖掘都梁小说创作的某些特质,探讨其贯穿于小说之中的创作理念。以确证都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都梁长篇小说中的现代生命意识。他将小说人物置于历史长河之中,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追寻生命意义的永恒,体会孤独的生命交往和死亡的哲学意味。这一章主要从哲学角度来分析小说人物在漫长历史中的命运浮沉和生命体验,感受作者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普通人的生命关怀。第二章着重论述都梁长篇小说中的传统文化意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男性人物恪守“义”这一伦理道德规范;而男权视阈下的女性则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此外,都梁还将民俗作为小说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融入到背景渲染、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中去。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民风民俗的描绘,都体现出都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第三章分析都梁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都梁的四部小说涉及了四种完全不同的题材,几部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特色,但是在丰富的小说题材和语言风格之下,我们仍然发现都梁小说在文本上一致的创作理念。在人物生命轨迹上,有着共同的的“反成长小说”模式,在作品风格上,有三部小说都是典型的“京味小说”,在文本结构上,小说的影视化特征非常明显。第四章是都梁小说创作的成就和局限,对都梁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的评价,肯定其小说在人物塑造、历史观念等方面的成就,也对其小说创作中的模式化写作、过度的影视化特征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