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经典测量理论和规则空间模型为基础,初步编制诊断小学一年级学生百以内加减法学习问题的测验工具。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参考教材与教学大纲并结合专家访谈确定测验内容、属性和属性间层级关系。通过项目筛选与预测,最后得到正式测验的A、B两个复本,各80个项目。正式施测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在长沙地区的九所城市、城乡结合、农村小学进行,共获得有效数据986个。重测复本信度样本为72人,教师评定73名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等级。收集了98人的数学单元成绩和50人的数学期中成绩作为效标。采用各种测量学指标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测验的原始分数随年级呈递增趋势;A卷的平均难度为0.82,B卷为0.83;A卷的平均区分度为0.44,B卷为0.45:A、B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均是0.98,重测复本信度为0.90;一年级A、B卷的测验分数与分测验分数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但二年级与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分测验与总测验间的相关和测验间的相关显著,各分测验及总测验分数与学生计算能力等级、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成绩相关显著。A、B两套测验的测验分数差异不显著,平均难度与区分度相近。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属性间层级关系的拟合指标在0.836~0.942之间;判别到典型属性掌握模式2、3、4、5的被试较多,约占90%;属性1与属性2的掌握概率均在90%以上。结论:测验的难度和区分度总体上符合诊断测验的标准:信效度良好;A、B两套复本基本平行;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基本符合实际数据;典型属性掌握模式与属性掌握概率能够为诊断测验提供具体详细的诊断报告,规则空间模型是一个有效的认知诊断统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