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过研究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探讨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建立评估大肠癌预后的个体危险度评估模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期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本文对1980-1995年间我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进行了综合分析,验证和评价了一些临床、病理及手术相关指标的预后意义,以期发现新的预后因素,及为更合理的分期提供参考;最终为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和帮助。 材料和方法 选取1980-1995年间于我院手术且病理证实的大肠患者1334例。对45个临床、病理及手术相关参数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将所有资料编码后建立FOXBASE数据库,经校对无误后输入SPSS10.0统计包。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显著性水平。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得出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所有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均在SPSS10.0统计包上进行,以p<0.05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 本组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3.75年(e20 17年),1334例病例中共失访 55例,随访率为95.88o/。1279例获访病例中死于大肠癌692例,生存截尾 587例,截尾率45.89%。其中男性病例699例,占54石5%,女性病例536 例,占 41.90%,44例该资料缺失。年龄分布为 53石6士 14石2岁.其中<30 岁者占633%,>65岁者占2!.42%。总的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060t001、052t0刀l、0.42ed02;根治术后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 为 07led02、063t0刀2、05led02;1980~85年间总的 3年、5年、们 年生存率分别为054土003、0.44 t 003、036 t 003;1985~90年间总 的3年、5年、ic年生存率分别为0.55土0刀3、o.49士0刀3、040土0刀3: 1990~95年间总的 3年石年一 0年生存率分别为 0.69 t 002、0.62 t 0刀2、 0.48 t 003;1990~95年间生存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别。 单因素分析时发现与大肠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固素 (P<005)有: 临床因素:l患者一般状况:年龄(30岁以下组预后最差),血白蛋白 含量(低于正常值者预后差)。二术前并发症:如并发梗阻或穿孔者预后差。 3肿瘤部位:直肠癌的预后较结肠癌的要差。4肿瘤标记物:术前血*EA 水平增高者预后差。5有大肠癌家族史者预后好。6手术相关因素:如行根 治术式者预后好,联合肝脏或膀肤切除者预后差,术中化疗者预后好,围 手术朋输血者预后好。 病理因索:l 肿瘤大体观:如肿块大小(大于5厘米者预后差),大体类 型(隆起型预后最好卜 肿瘤镜下观:如分化程度(分化程度越高预后越好), 组织学类型(粘液腺癌预后差)。3肿瘤分期相关因素:如浸润深度深者预后 差,限于肌层、侵及浆膜层及浆膜外三者预后有显著性差别;临近器官受累 者预后差,有远处转移者预后差,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4根治标本总淋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巴结摘除数小于10个者预后差。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时发现:根治术式、转移淋巴结数、根 治标本总淋巴结摘除数、远处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互.经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根治术式、转移淋巴结数、根治标本总淋巴 摘除结数、远处转移四项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 2 肿瘤位于郭膜,郭膜下层,浅肌层,或深肌层时,其生存率均无显著 性差别;若肿瘤穿出深肌层至浆膜,则生存率显著性下降;肿瘤穿出浆 膜至浆膜外,则生存率更低。建议在B期中,根据肿瘤有无穿出浆膜, 分为B,期和B。期。 3 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转移淋巴结数>3个者较lrp 个者预后更差。 4 根治标本总淋巴结摘除数小于10个、术中发现有远处转移均不利于大 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5 术中腹腔灌注、肠腔灌注化疗或动脉注射化疗均使大肠癌生存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