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腐果胶杆菌PccS1中四个功能未知蛋白的致病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温带和热带,很多种植物,包括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蔬菜和花卉等,不仅在生长期,而且在储运过程都会发生软腐病。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简称 Pcc)。由于该病原菌寄主种类繁多和危害途径多样,缺乏有效的防控对策,其给蔬菜和花卉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软腐病已成为一种为害严重的全球性细菌性病害,因此,加强软腐病原菌致病机理研究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室前期关于软腐果胶杆菌PccS1与活体寄主互作后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与LB和MM离体培养菌株相比,在不同侵染阶段,PccS1中四个功能未知蛋白编码基因在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表达,它们属于寄主负向诱导型基因,包括PccS12071,PccS12329,PccS13434和PccS14007。本研究运用同源重组与Cre-loxP相结合进行基因无痕敲除,构建了四个功能未知基因的单基因缺失突变体ΔPccS12071,ΔPccS12329,ΔPccS14007和ΔPccS13434。通过致病力测定、致病相关表型和致病关键基因转录水平表达差异比较,初步分析了 4个功能未知蛋白的致病相关性及其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ΔPccS14007致病力显著降低;ΔPccS12329和ΔPccS13434致病力显著增强;ΔPccS12071几乎没有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各自的致病机制,对致病力发生变化的突变体分别回补了目标序列与空载体,得到了相应回补菌株。目标序列回补菌株致病力恢复,而空载体回补菌株不能改变突变体致病力水平。基因遗传结构和生物学表型的一致性证实了基因敲除遗传操作的准确性,为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2)菌体离体培养,3个致病力发生变化的突变体生长速率与野生型一致,说明3个基因缺失不影响正常生长,表明这3个蛋白对致病力具有生物学功能。(3)植物细胞壁降解酶(plant cell wall-degrading enzyme,PCWDEs,包括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是果胶杆菌致病关键因子。与野生型相比,三个突变体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均无明显变化;在两个致病力增强突变菌株中,ΔPccS13434蛋白酶活性增加,而ΔPccS12329的下降;致病力下降的突变菌株ΔPccS14007蛋白酶活性与野生型相似。由此可见,3个功能未知蛋白对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蛋白PccS13434依赖蛋白酶对致病产生影响,其它两个蛋白对致病力的影响与PCWDEs似乎没有关系。(4)运动性与生物膜形成是果胶杆菌致病辅助因子。与野生型相比,ΔPccS14007菌体沉降性显著增加,且游动能力显著下降,结果表明PccS14007蛋白是通过对菌体运动性对致病力产生影响。3个突变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与野生型相似表明:生物膜的形成对3者对致病力的影响没有贡献。(5)qRT-PCR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ΔPccS14007中仅鞭毛相关基因fliC显著下调表达,其余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ΔPccS13434中蛋白酶编码基因prtC、inh、prtD和prtE在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表型测定结果。在ΔPccS12329中,inh、prtD和prtE在转录水平均显著下调,验证了其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而prtC、celV和fliC均显著上调,表明功能未知蛋白PccS12329可能通过部分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鞭毛相关基因对致病力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果胶杆菌4个功能未知蛋白对致病性影响具有独特性:蛋白PccS12329可能通过部分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鞭毛相关基因对致病力产生影响;PccS13434通过蛋白酶影响致病力;PccS14007主要通过运动性影响致病力,而与胞外酶似乎无关;PccS12071与致病力没有相关性。本研究为深入开展各自的致病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及对食品卫生、安全、营养等更高的要求,冰鲜调理肉制品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氯化钠作为食品中重要的添加剂在调理肉制品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鸡肉中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氧化,进而导致腐败变质,对肉品的品质和安全造成影响。本文以鸡胸肉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0%、1.5%、3.0%、4.5%、6.0%、7.5%的氯化钠进行干腌处理,于4℃下贮藏0、2、4天
学位
纳豆是由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来的一类豆制品。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得原料大豆更具营养特性且极易消化吸收,同时产生具备多重溶栓功效的纳豆激酶使纳豆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不良风味严重制约了其产业推广。微生物的个体差异和发酵工艺直接影响发酵食品的感官风味、营养品质和功能特性。本研究在利用液体发酵工艺富集纳豆激酶的基础上,探索不同菌种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挑选优势菌种,从而达到挖掘菌种发酵潜能
学位
葡萄富含酚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癌症、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葡萄渣是葡萄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其中尚存留大量的酚类物质,因而具有综合利用价值。本文首先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体系对葡萄渣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萃取纯化,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在超声辅助条件下进一步进行纯化,研究了超声波修饰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葡萄渣多酚性能的影响,最后将纯化后的多酚以泡沫干燥方式制备成微胶囊产品。研究结果如下:1
学位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黄病毒科的一员,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以蚊虫叮咬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乙型脑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行走困难,强直性痉挛等症状,部分病例预后不良,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妊娠母猪患该病会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公猪主要表现为一侧睾丸肿胀,部分后期萎缩失去生殖能力。该病有显著的时令性及一定区域性,夏
学位
调理肉制品以其方便快捷、富有营养和附加值高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调理肉制品的品质极易受微生物活动和脂肪氧化的影响而发生劣变,严重影响调理肉制品的感官和风味品质,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际生产中常通过添加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等来提高肉品质、改善感官特性及延长货架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等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
学位
目前,基于结构类似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假设,基因筛选成为寻找新型活性酶及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此外,一些前体物质往往需要后修饰酶的参与才能具有生物活性。卤化天然产物因具有良好的生理特性受到广泛关注,黄素依赖型卤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后修饰蛋白,其编码的基因参与C-X键的形成,它们嵌入在许多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和聚酮合酶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并在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发挥着重要角色。随着分
学位
麦胚是小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之一,是整个麦粒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被营养学家们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我国麦胚年产量高,但麦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叶酸是四氢叶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人体中参与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其中5-甲基四氢叶酸(5-CH3-THF)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人体无法从头合成叶酸,只
学位
甘蓝(Bmssica oleracea L)是十字花科蔬菜,中国产量最大的叶菜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甘蓝腐烂变质。将甘蓝干制对减少采后浪费,扩大产品用途,降低贮运费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新鲜甘蓝为原料,以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微波干燥三种干燥方式干燥甘蓝,进行不同干燥方式下甘蓝的品质分析与评价研究。采用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干燥甘蓝
学位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味觉是极为重要的,它能调节哺乳动物的摄食行为,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从而对有害的刺激迅速作出反应,对美好的味觉刺激感到愉悦,这些味觉感受都来自于味觉细胞的功能。味觉细胞的微绒毛上存在多种味觉受体蛋白,这些受体蛋白包括T1R1、T1R2和T1R3,统称为T1Rs家族受体蛋白。T1R1、T1R2和T1R3是G蛋白耦联受体,它们两两之间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其生物功能,其中,T1R3受体
学位
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环芳香族结构的致癌、致突变物质。自从19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存在和危害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与液相色谱条件,建立检测肉制品中常见的8种杂环胺的方法;其次使用炭烤、电烤和气烤三种加工方式,并于炭烤烤制方式下选用苹果木炭、椰炭和竹炭,以此来研究不同加工方式与木炭种类对于杂环胺生成的影响;最后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