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见证了一种基于钙钛矿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经在短短的几年间将其效率提高至22.1%。钙钛矿材料具有一些独一无二的优点,例如其拥有较宽的吸光谱带,较高的吸光效率,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较高的载流子迁移距离。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组成中,空穴传输材料负责将光生空穴提取并迁移至对电极材料,因此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导电聚合物P3HT作为一种模型分子已经在光伏器件领域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基于单纯P3HT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未取得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较弱的P3HT载流子迁移能力是限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未能取得高效率的关键原因。p型分子掺杂为提高P3HT的电导性能提出了一种的解决方法。因此,本论文引入了一种简单的p型分子F4TCNQ对P3HT聚合物材料进行掺杂。在最佳掺杂质量比为1.0%的条件下,这种基于掺杂物P3HT:F4TCNQ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可以达到14.4%,要高于同等条件下未掺杂的P3HT或传统掺杂物LiTFSI和TBP掺杂P3HT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同时,由于放弃了使用具有吸潮性和腐蚀性的掺杂物,因此基于P3HT:F4TCNQ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长时间储存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此外,本论文介绍了F4TCNQ掺杂D-A型共聚物PCPDTBT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介孔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在最佳掺杂质量比为6%的条件下,空穴传输材料的电导率提高了4个数量级,光谱学分析证明了p型掺杂提高了空穴传输材料的电导率,使电荷得到有效收集,增强了光电流,从而使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升至15.1%,这是目前为止以PCPDTBT为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并且远高于单纯PCPDTBT作为空穴传输材料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同时,疏水性的PCPDTBT:F4TCNQ薄膜保证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长时间储存稳定性。因此,p型分子掺杂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普适性方法来提高基于有机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