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正常成人下腰椎椎管的径线及面积,确定其测量标准值,并通过临床验证,进一步评价不同测量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成人180例,男女各90例。均行腰椎磁共振T1WI、T2WI扫描;扫描方位:常规矢状位扫描,然后平行于腰椎间盘进行横轴位扫描;测量内容:①在T2WI轴位上分别测量L3/4、L4/5、L5/S1各椎间盘水平的椎管正中有效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②分别计算出各椎间盘水平椎管有效矢状径/椎管正中矢状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比值;③将上述各径线和面积运用于椎间盘突出患者并观察其诊断价值;对上述测量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正常成人L3/4、L4/5、L5/S1间盘层面各测量值及其比值比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间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正常成人在下腰段L3-L5椎间盘水各径线及面积指标,在不同间盘水平有不同的界限值,其中椎管正中有效矢状径正常值分别为11.64±1.46mm,11.83±1.69mm,13.25±2.03mm;椎管正中矢状径分别为17.68±2.40mm,17.31±2.40mm,15.63±2.36mm;硬膜囊面积分别为176.03±34.03mm~2,173.24±41.49mm~2,125.99±55.83mm~2;椎管面积分别为226.29±42.24mm~2,229.75±54.99mm~2,267.58±70.37mm~2。③正常成人L3/4、L4/5盘间水平各测量值及其比值比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L3/4、L4/5盘间水平各测量值及比值比与L5/S1水平测量值及其比值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患者组临床应用确定椎管狭窄方面正中有效矢状径与正中矢状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盘侧突临床应用显示面积测量与径线测量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下腰段L3-L5椎间盘水平椎管正中有效矢状径及椎管面积和硬膜囊面积的M RI测量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全面、更有意义的辅助信息,同时通过临床验证得出椎管有效矢状径比椎管正中矢状径更能准确反映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椎管狭窄的程度;椎管面积比径线测量更能准确反映腰椎间盘侧凸型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