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脂肪酶降脂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脂血症是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造成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高血脂症患者越来越多。如果不注意预防并治疗高血脂症会其引发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甚至会危及生命。  脂肪酶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是脂代谢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酶,具有多种催化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革、医药、日化等领域。目前使用的合成类降血脂药物大多对肝脏有一定损伤,会升高肝氨基转移酶或引起肌肉病变,甚至对肝脏有一定毒副作用,不宜用于高血脂的治疗。而通过菌种发酵而得的脂肪酶则对肝脏无毒性作用。所以研究脂肪酶这类天然药物就具有广阔的市场。  为了研究脂肪酶在治疗高血脂症方面的作用,本文首先在正常大鼠体内进行了每天单次给药和每天分次给药实验;采用高脂饲料饲喂的方法建立了高血脂大鼠模型;进而利用高血脂大鼠模型研究脂肪酶03和04的降血脂作用。  研究发现,早、晚分别灌胃一次时,脂肪酶的降血脂作用较好。由组成为胆固醇1%、基础饲料胆68.6%、猪油10%、果糖10%、蛋黄粉10%、胆盐0.2%、甲基硫氧嘧啶0.2%构成的高脂饲料饲喂正常SD大鼠6周,可显著升高TC、LDL-C、ALT、AST含量(P<0.05),显著降低HDL-C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动物肝脏LPL、HL和脂肪酶活性(P<0.05),可成功建立SD大鼠高血脂模型。研究发现,脂肪酶03和脂肪酶04可显著降低高血脂动物血清TC、LDL-C、TG及ALT含量(P<0.05),同时升高动物肝脏LPL、HL和脂肪酶活性(P<0.05)。  本论文全面的评价了脂肪酶03和脂肪酶04对正常动物及高血脂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发现脂肪酶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降血脂药,为进一步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该论方文中,作者设计将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苯丙酸氮芥、氮甲酰苯丙氨酸氮芥和抗瘤氨作为基本药物与偕二膦酸四苄酯通过化学方法偶联起来,在通过氢脱苄得到的化疗药物——偕
本文对注射用核介素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犬血浆、大鼠组织(包括心、脑、胃、肾、脾、肺、肝、脂肪、骨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对于物理课程而言尤为如此。作者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知识,并从几个方面出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各国经济和文化已经融为一体,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单单传授知识的教育任务已经成为过去,如何在课堂
摘 要: 物理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过程,长期坚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快乐。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 思维活动 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又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学生怕学物理,甚至
一、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新课程改革“亲密接触”了几个年头,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栽过不少跟头,也走了不少弯路,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教学操作不到位,影响了课改精神的落实。  (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科学探究模式。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老师一“探”百了,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探究,让学生去探究,费时费力,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