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一种精确控制水门汀用量的方法对冠粘接的水门汀用量进行优化,研究其在冠粘接中的作用效果,减少冠粘接中水门汀的溢出,为临床修复工作提供便利。方法:(1)精确控制水门汀用量的冠粘接方法的步骤和应用(1)自主设计水门汀精确量化装置,测试其精确性并确定单位体积,通过硅橡胶复制冠粘接体积后,用装置推出相应体积的水门汀并用粘接棒将其均匀完全涂布于冠组织面,然后就位光照完成粘接。(2)参照文献数据用软件设计4个高度和聚合度不同的预备体模型,制作成超硬石膏模型后,分为C6H4组(6°,4 mm)、C6H6组(6°,6 mm)、C12H4组(12°,4 mm)、C12H6组(12°,6 mm),每组10个模型,并制作上部切削树脂基底冠,用上述方法进行冠粘接,测量各组水门汀溢出量、边缘浮出量、边缘完整性、内部间隙气泡量和水门汀间隙厚度。(3)采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2)冠粘接中水门汀用量的影响因素(1)收集第一部分实验使用的粘接棒并做好标记,从每组随机抽取5支,测量粘接前后粘接棒的质量变化,记为粘接棒损耗的水门汀质量。(2)以Straumann系统RC型临床基台(5.5 mm,12°)为标准模型,保持粘接面积不变,在软件中分别改变高度(4.0 mm,7.0 mm)和聚合度(6°,18°),并切削成模型和上部基底冠,通过硅橡胶复制冠粘接体积,研究高度和聚合度对水门汀用量的影响。(3)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3)水门汀用量优化对照实验(1)临床收集10个患者的预备体石膏模型作为实验组,并复制出对照组,然后两组均切削上部基底冠。(2)实验组通过水门汀用量优化进行冠粘接,对照组通过护士手动调拌水门汀进行冠粘接,然后测量两组的水门汀溢出量、边缘浮出量、边缘完整性、内部间隙气泡量和水门汀间隙厚度。(3)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结果:(1)树脂水门汀精确量化装置精确且稳定,单位体积0.83 mm3。C6H4组、C6H6组、C12H4组、C12H6组的边缘浮出量均在临床接受范围内,边缘完整率高,无明显间隙气泡,轴面间隙厚度均在临床推荐范围内,咬合面间隙厚度超出临床推荐范围。(2)粘接棒平均损耗水门汀质量2.3 mg,变异系数CV=9.48%。粘接面积相同时,高度对水门汀用量的影响显著(P<0.01),聚合度影响不显著(P=0.074)。(3)实验组的水门汀溢出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边缘浮出量、边缘完整性、间隙气泡量和水门汀间隙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水门汀用量优化不影响冠粘接后的边缘适合性和内部适合性。(2)水门汀用量优化可显著减少冠粘接中的水门汀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