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角部节点足尺模型力学性能试验与数值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ne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简称综合管廊,其具有可将城市公用管线统一规划、管理与维护等优点,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直埋管线、附挂等传统管网布置方法所带来的环境、噪声等污染,从而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成为了现代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标志。综合管廊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迅速。虽然目前对综合管廊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但对于角部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相关研究开展仍较少。以实际综合管廊工程为研究背景,本文以角部节点为研究对象,将整体四舱室管廊框架模型进行工况计算,得到角部节点在各工况下的内力值,对现浇综合管廊角部节点进行设计,并开展了开口与闭口两个方向的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顶板节点与底板两类节点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内力分布、裂缝开展、破坏形态,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端板连接的装配式端板连接管廊角部节点,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浇与装配式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对装配式节点的连接部分进行了具体部件的参数化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对现浇综合管廊顶板角部连接节点与底板角部连接节点进行了开口与闭口方向的加载,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试件在开口方向加载到弹性阶段时,应变发展形式较为对称、变形量较小。在闭口方向下加载至试件破坏时,均呈现具有延性的受弯破坏模式,相较于底板节点试件,由于顶板节点进行了腋角的布置,试件均为腋角尺寸较短的一侧出现混凝土压溃破坏,并且顶板节点在力学性能上也优于底板节点,这表明腋角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节点整体承载能力与延性。(2)将现浇综合管廊底板角部节点拆分为两块板件,并利用端板连接形式进行全装配干式连接,提出了等强度装配式端板连接管廊角部节点设计流程,其中主要包括高强度螺栓、端板、钢结构连接件的设计,并对装配式节点连接部分弯矩-转角曲线进行了简化计算。(3)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CAE 2019对现浇综合管廊角部节点试验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其模拟结果在试验现象与荷载特征值上吻合程度较高,说明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利用计算弯矩-转角曲线验证了装配式节点连接部分设计的可靠性,提供了合理的建模方法。通过对比荷载-位移曲线与受力状态,可以认为设计的装配式节点具有半刚性的特征,在承载能力与现浇节点相近的情况下,其具有更好的变形性能,也表明了装配式角部节点设计的合理性。(4)对装配式角部节点的连接件部分进行了数值模型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连接件厚度可转移塑性铰出铰位置,考虑到利用钢材优良的延性,设计时建议其厚度值可适当降低。刚性端板连接形式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同时能分担连接件翼缘受力,设计时宜合理布置端板加劲肋。在螺栓预紧力值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提高预紧力值对节点力学性能贡献较小,建议一般采用M24螺栓进行构件拼接。
其他文献
当前西部地区的隧道建设,由于地质环境复杂,隧道施工难题层出不穷,软弱围岩中存在高地应力诱发的挤压大变形问题,时常导致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开裂、剥落,钢拱架扭曲、破断,甚至支护侵限,需拆换拱架,改换支护形式等,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为解决此类问题,应当改变传统的强力被动支护形式,针对软弱围岩采用“主动支护”的理念设计支护形式,以期利用预应力锚固支护体系从围岩内部改善隧道支护环境。本文综合资料
我国对西部山区米轨铁路的需要迫在眉睫,其中已经开始修建的一条米轨铁路穿行于险峻陡峭的山路中,该线路最大设计坡度为250‰,道床将承受较大的纵向荷载,在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并且也会对道床阻力产生影响,所以本文采用试验及离散元仿真展开了大坡道米轨有砟道床累积变形与阻力演变特征研究。采用离散元软件仿真首先需要对道砟细观参数进行了标定,然后对比分析了混凝土枕及钢枕道床阻力变化规律,并结合道砟箱试验
装配化是桥梁工业化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城镇装配式桥梁以混凝土梁桥为主。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装配式桥梁存在吊装重量大和连接点易开裂等耐久性问题。如何在城镇全预制装配式桥梁中充分利用UHPC等新型材料性能,提高桥梁整体质量及耐久性是装配式桥梁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对桥梁结构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化的需求,以UHPC节段预制拼装梁桥为研究对象,并结合BIM技术,对UHPC节段预制拼装梁桥标准化设计与工业
支挡结构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现代支挡结构逐渐从传统圬工重力式发展为采用薄壁、抗弯、加筋、锚固等高强材料的轻型结构。肋板式挡墙是一种由挡土板和肋板构成的新型支挡结构,主要依靠肋板与肋间土体的摩擦作用保持稳定;肋锚式桩板墙是肋板式挡墙和传统桩板墙的复合型支挡结构,主要部件为锚固桩、挡土板及肋板,通过锚固桩提供的抗倾覆弯矩以及肋板与肋间土体的摩擦力共同平衡土压力。目前对于肋板式挡墙及其复合结构
硅藻土是一种强结构性的特殊土,具有独特的矿物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目前高铁隧道穿越硅藻土地层的研究成果和设计施工经验缺乏。本文以杭绍台高速铁路飞凤山隧道工程为依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比选试验、现场仰拱受力监测、动力数值分析等方法,对硅藻土地层高速铁路隧道基底加固技术及列车振动响应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别开展了高压旋喷桩和钢管桩加固硅藻土地基的成桩效果和承载力试验;通过综合对比
近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各城轨运营公司运营阶段入不敷出现象明显,对当地政府财政造成负担,迫切需要对城轨交通线路运营费进行测算,但现有运营费计算方法与模型不能较好用于新建线路的运营费预测。故此,本文研究不同线路平纵面参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费主要包括列车运行费、维修费的影响规律,建立两者之间的计算模型,从而计算得到不同线路方案的运营费,以此指导线路方案的比选和优化设计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估
轮轨接触关系问题是进行车辆动力学计算以及研究轮轨磨耗的关键问题,而经典的赫兹理论无法准确地反应轮轨间真实的接触行为,因此一系列接触计算方法应运而生。本文以六种简化的非赫兹接触算法为中心,研究不同接触模型对计算轮轨接触行为、动力学仿真以及预测车轮磨耗的影响。(1)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轮轨滚动接触计算的发展过程以及介绍前后提出的接触计算模型,明确研究轮轨间相互作用的意义以及明确用于计算分析的接触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出行的需求日益上升,原有的公交车等设施已经很难满足居民的出行,并且私家车的普及导致公路出行越来越拥堵。因此,针对城市居民的交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普及,因为其准时、运量大的特点,逐渐成为城市内主要出行方式。但在城市内修建轨道交通,带来的首要问题便是振动噪声。轨道与建筑的界限越来越近,有的紧邻建筑物,有的从楼房中横穿而过,大部分轨道交通地下隧道的建设与主干路走向一致,极大的
我国中东部平原及沿海区域高速铁路路网已成规模,随着高速铁路网向中西部丘陵、山地、高原延伸,需要建设大量的大跨度桥梁结构来跨越大江大河及峡谷。现行规范对大跨度桥变形控制不明确,按照挠跨比限制桥梁变形又往往偏于严格,导致桥梁刚度过大,技术和经济指标不合理。大跨度桥梁由于温度变化、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桥梁附加变形较大,导致列车上桥前就形成了初始轨道不平顺,无法满足现行规范的长波不平顺限值。目前的桥上轨
由于施工便捷、力学性能优异等显著优点,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桥梁等土木工程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期服役期中,结构可能遭受诸如汽车、船舶或飞机等撞击以及爆炸等产生的冲击荷载作用。作为关键构件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偶然荷载的作用下将可能引发构件失效甚至引起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我国高铁站房中常用的典型钢管混凝土构件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进行列车脱轨撞击下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