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型旅游景区微气候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户外的旅游活动也日益增多。在全球气候变化明显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的能耗问题也日趋严重,需要得到一定的重视。研究景区建筑外部空间中的微气候有利于减少能耗,提高人的舒适度,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更健康和安全的环境,并且能够拓宽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路,最终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不同景观特色、不同地理位置所对应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点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限定于四川丘陵地区的旅游景区。通过阅读和整理国内外关于“微气候、舒适度、旅游气候”的文献,从微气候分析、微气候评价、旅游气候舒适度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工作重点及研究成果:一、选取出四川丘陵地带的四个典型地区(宜宾、乐山、泸州和绵阳),根据其典型年的气象数据,对四个地区的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以及风四个方面的气象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出折线图,并对整个四川丘陵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进行总结归纳。二、对国内外微气候评价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分析典型微气候评价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根据四川丘陵地区的气候特征选出适用于该地区的微气候评价模型。本文选定简化后的WBGT指标评价四川丘陵型旅游景区夏季室外微气候,TS-Givino指标法评价冬季室外微气候。三、以典型的四川丘陵型旅游景区蜀南竹海为例,运用实验仪器从夏、冬两季对景区的微气候进行客观实测,主要实测的环境参数有:太阳辐射、风速、温度、湿度,分别对夏冬两季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夏冬两季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主观的微气候舒适度问卷调查并评价,并对主客观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四、分析微气候舒适度与景区内建筑要素(建筑体形、建筑朝向、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绿植、水体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基于微气候理论研究、实测情况以及丘陵地区的地理特征,本文从建筑选址、建筑本体设计、建筑外部环境设计三个方面并提出优化策略。对于旅游舒适度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在大尺度范围对气候和环境进行研究,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以小尺度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微气候进行分析和评价,但针对丘陵地区的较少。本文根据对四川丘陵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征的分析,提出适用于该地区的微气候评价模型,并通过夏冬两季的实测和问卷调查,从主客观两方面对微气候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优化建筑要素、营造良好微气候的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基础医学和临床治疗的研究中,基因分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的核苷酸的差异可以作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直接技术转移增加东道国知识存量,东道国通过消化吸收产生模仿创新的技术进步,这已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变量。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效
【目的】观察化痰脉通片对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证患者血压及踝臂指数(ABI)变化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80例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型患者分为Hcy<25μmol
由观念体系、行政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生活秩序等要素构成的社会框架,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和容量。中国的舆情发展和舆情管理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对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是我国海水养殖鱼、虾、贝类的重要病原,每年由此菌引起的弧菌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VP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其产生的多种溶血毒素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愈来愈大,对其质量的要求亦愈来愈高。乳品中营养物质成分含量作为衡量乳及乳制品品质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
<正>目的分析急性脑损伤患者合并痉挛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病合并癫痫性痉挛发作的视频脑电图表现,结合临床分析其特征。结果 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我科共
会议
K公司是一家总部设立在美国的卫浴产品公司,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和竞争的需要,公司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集中精力于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服务,逐渐的把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石油产业新常态的行业困境不断蔓延,科学的勘探开发投资、精细化的管理以及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各大石油公司积极应对寒冬期的一致选择。但
随着长线列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其在空间遥感领域中得到愈来愈广的应用。亚像元探测技术在空间遥感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可见波段SOPT5卫星通过亚像元探测技术获得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