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蟹工船》是小林多喜二的代表作,描写了破产农民、失业工人、贫苦学生和十四、五岁的少年等被骗受雇于蟹工船“博光丸”号以后,长期漂流海上,从事原始、落后和繁重的捕蟹劳动的情景。这部小说中,对渔工、监工、船长、船医等的人物描写非常细致。《蟹工船》这一小说人物形象众多,本文将其中人物形象概括地分为三类,首先是以渔工为代表的贫苦劳动者阶层的人物形象;其次是处于贫苦劳动者阶层的作为对立面的资产阶级的人物形象;再次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立场不坚定的其他人物形象。本文以叶渭渠和李思敬两人的不同译文版本中对这三类人物形象的翻译为分析对象进行鉴赏。在鉴赏时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和创作意图,从日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和日汉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出发,细致分析每一个典型代表的人物描写。下面,以这三类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为例简单讲述一下本文写作的思路。首先,这部小说中贫苦劳动者的典型代表是渔工。他们是生活在那个时代最底层的人,生活贫困,还要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在翻译他们人物形象的描写时,要运用不同的翻译手法把他们对自己生活境遇的不满反映出来。渔工生活环境的恶劣,劳动时条件的艰苦,劳累之后倒头就睡的姿态,以及那茫然的眼神,这些描写无不体现出了渔工作为劳动者的典型形象。其次,资产阶级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监工浅川,在翻译他的人物描写时,要体现他蛮横无理、残忍刻薄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已经被资本主义金钱关系驯养得只剩下人性的恶劣。最后,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其他人物立场较为模糊不定,典型代表就是船医。在翻译他们的人物描写时,也要从他们的立场和身份出发,把他们内心立场的不坚定性表达出来。归根到底,对不同阶层人物描写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把握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体现各自不同的人物形象的特点。通过对这些人物描写翻译的分析和鉴赏,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日本文学作品人物描写的特点和方法,从而增强对日本文学作品人物描写翻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