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经过了前期的快速发展之后,无论是高职院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毋庸讳言,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等等;如何在高职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和直接载体,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课程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价在学校教学中是不可缺少而又相互关联的两项工作。一方面,课程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当课程建设达到一定程度或阶段时,才能开展课程评价,因此,课程建设是根本,课程评价是手段;另一方面,课程评价可以促进课程建设,通过课程评价发现课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和弥补,课程建设需要课程评价作支撑。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课程评价,最终目的都是提高课程质量。 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大家所认识。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中明确提出:在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建设3~5门优质的工学结合课程,编写配套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开发教学资源,并推广应用到4所以上的同类职业院校。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工学结合课程实践,有必要构建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评价活动,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鉴定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工学结合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推动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提高工学结合课程的质量。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国内外课程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厘清了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界定;(2)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本质出发,归纳了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特征和教学要求;(3)借鉴国内外课程评价的理论、模式与方法,提出了构建符合工学结合课程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方法和保障机制,并尝试着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