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40年代,人道主义伦理学家埃利希·弗洛姆立足于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的思考后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回答了“爱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问题。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给予不是牺牲,不是放弃,不是被剥夺,而是自身潜能的实现与生命力的最高展现,它伴随着关心、尊重、责任与了解,而要真正做到“给予”的只有那些社会人格为“生产性”的人才能做到。同时,爱不是自我牺牲,自爱与他爱同等重要。自爱不是自私,自私是缺乏自爱的表现。爱的真正形态是“生产性”爱,它能给予自我与他人独立与自由的空间,促进自我与他人共同的生命成长,实现双方各自人格的健全,而“非生产性”爱意味着占有、控制、侵吞与牺牲,以失去人的自由、独立甚至尊严为代价,最终不利于自我与他人健全人格的养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人格健全是人成其为人的本质特征,但是当下基础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却普遍呈现为“占有型”、“权威型”与“市场型”。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基础教育惨遭应试教育的绑架,加上教育者自身“生产性”能力的匮乏以致他们把受教育者当作自身晋升的阶梯与物化的“器”,利用权威主义剥夺他们的自由意志,把他们当成自己意志的执行者,从而导致受教育者权威人格的养成;同时,当前教育评价标准唯分数论和评价功能唯选拔性的狭隘理念使受教育者普遍形成占有型人格,他们对知识的无限占有却忽略了自己内在的个性思考,从而造成主体性的消解与自我感的缺乏;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背景下,人异化为机器上的一个细小的齿轮,人被物控制,被技术意识形态与传播媒介所操纵,人成了单纯追求感性欲求者,教育也无所避免地受到了这些因素的钳制,而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受教育者在这种社会化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了市场性人格,他们把自己当作一个待价而沽的商品而加以体验,自身的全部价值体现在交换价值上,人彻底被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