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骨组织局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Periprosthetic Osteolysis,PPOL)是否有影响及其影响机理。通过深入研究骨组织中局部BRD4在钛(Ti)颗粒诱导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可以更深入揭示磨损颗粒诱导PPOL致病过程的病理机制,并为其诊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骨组织局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Periprosthetic Osteolysis,PPOL)是否有影响及其影响机理。通过深入研究骨组织中局部BRD4在钛(Ti)颗粒诱导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可以更深入揭示磨损颗粒诱导PPOL致病过程的病理机制,并为其诊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第一部分实验检测了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的界膜组织和因骨折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滑膜组织中BRD4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苏木精-伊红法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上述两种组织的细胞形态和BRD4蛋白分布进行观测。本实验进一步地运用免疫蛋白印迹和RT-q PCR分析比较了BRD4在上述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实验用到随机分为3组(10只/组)的共30只8周龄C57BL/6J小鼠:假手术(Sham)组、钛(Ti)组、Ti+JQ1(BRD4抑制剂)组。通过手术方法在小鼠的颅顶局部加入Ti颗粒达到诱发骨溶解的效果,手术后第2天往Ti+JQ1组小鼠的腹腔注入JQ1(50 mg/kg),往Sham组和Ti组小鼠的腹腔注入等量溶剂,每间隔2天进行注射,持续2周。之后处死小鼠取颅骨组织测出其中BRD4的含量,还应用微型CT对小鼠颅骨骨骼含量以及表面的孔隙率进行分析,通过苏木精-伊红法染色对骨溶解程度进行观测,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各组小鼠颅骨中的破骨细胞进行统计比较,最后对RANKL/RANK信号通路的m RNA和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One-Way ANOVA的统计学方法,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苏木精-伊红法染色观察得出人界膜组织的炎性水平比滑膜组织高,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蛋白印迹和RT-q PCR检测发现BRD4在上述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界膜组织中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滑膜组织(p<0.05);第二部分实验中,Ti组BRD4的水平高于Sham组(p<0.05),而Ti+JQ1组BRD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i组(p<0.05)。通过微型CT分析得出:Ti组小鼠的颅骨骨质破坏程度比Sham组严重,而Ti+JQ1组骨破坏程度明显低于Ti组(p<0.05);通过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Ti组骨基质密度(BMD)和骨体积分数(BV/TV)明显低于Sham组和Ti+JQ1组,表面孔隙率的比较则相反(p<0.05)。苏木精-伊红法染色结果得出,Ti组颅骨组织的骨溶解程度高于Ti+JQ1组和Sham组。通过对骨组织形态进行计量分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表明,Ti组破骨细胞表面积(OC.s/BS)、破骨细胞数量和侵蚀表面积(ES/BS)均高于Sham组和Ti+JQ1组(p<0.05)。Western blot和RT-q PCR结果表明:小鼠颅骨组织中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 RNA在Ti组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BRD4在假体周围骨溶解患者的界膜组织和因骨折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界膜组织中含量更高。通过研究Ti颗粒诱发小鼠颅顶局部骨溶解发现,BRD4对RANKL/RANK信号通路产生作用进而诱导破骨细胞参与了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发病过程,而BRD4蛋白的抑制剂JQ1对Ti颗粒诱导小鼠颅骨局部骨溶解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神经肌电图测定H波最短潜伏期(Hmin)、F波平均潜伏期(Fmean)、F波离散度(Fchd)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DPN患者作为DPN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38例单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作为DM组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气颗粒物(PM)暴露可引起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肝脏脂肪变性,但相关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借助真实环境颗粒物暴露系统及transwell细胞共培养模型,对肝脏巨噬细胞在PM暴露导致的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脂肪变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利用真实环境颗粒物暴露系统,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对小鼠进行42天的PM暴露。60只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诊断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时间,将其分为三组。病程>10年的34例患者为Ⅰ组,病程1~10年的28例患者为Ⅱ组,病程1~12个月的20例患者为Ⅲ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结果、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胫神经H反射、尺神经f波异常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突破有力地促进了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已有商业公司和科研院所开展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际道路测试。但无人驾驶汽车在真正进入大众市场之前,首先要解决其安全性问题。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研究大多在于传感器硬件安全以及网络通信安全,执行器作为无人驾驶汽车与外界环境交互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保障无人驾驶汽车安全行驶上至关重要,但其安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围绕无人驾驶汽车执行器攻击检测
功能性微球具有结构可控、稳定性强以及可负载活性分子等优势,在生物医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技术(TAE)在脏器出血和肿瘤抑制等介入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成像效果的栓塞物微球的开发是TAE的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的栓塞治疗采用的辅助成像技术主要以X射线为主,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成像技术在临床栓塞治疗上的应用研究还比较缺失。NIR-Ⅱ荧光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水平结合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1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8例不合并DPN(NDPN组),65例合并DPN(DPN组)。所有患者均检测临床生化指标、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差异,评价血清尿酸水平结合神经肌电图诊断DPN的效能。结果:DPN组病程显著长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黑质铁沉积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过程。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星形胶质细胞铁代谢在PD动物模型的黑质铁聚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星形胶质细胞,铁主要通过二价金属离子转入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转入细胞,
作为一种控制信号相位的器件,移相器广泛应用于相控阵系统、微波相位测量、数字移动通信,自适应天线以及相位调制系统中。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动态连续可调的微波移相器具有重要意义。液晶作为一种介电可调的材料,具有连续调谐的特点,并且其成本低廉,易于集成。本文主要开展小型化大移相量液晶移相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研制了两款工作在Ku波段的液晶移相器。首先设计了微带线结构的液晶移相器,
目的:脑胶质瘤是原发性中枢神经恶性肿瘤,虽然经过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其生存期仍然较短,临床预后差。肠道菌群可通过免疫、代谢、内分泌等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疾病的发生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实体肿瘤的新型治疗手段,但在脑胶质瘤中收效甚微。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并进一步检测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再进一步分析脑胶质瘤患者肠道菌群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以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痛风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评估量表,并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为评估痛风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了解其疾病感知需求,验证相关干预效果提供工具。方法1.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回顾涉及痛风指南、疾病感知相关理论和慢性病患者疾病感知测评工具编制等相关文献,拟定痛风患者疾病感知评估量表的分层测量模型。2.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痛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其对痛风的理解作为量表编制的重要依据,并初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