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卫生事业体制方面的问题逐步暴露。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政府对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被推向市场,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医生不合理用药行为加剧。与此同时,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慢性疾病已日益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卫生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管好慢性病的目标。虽然我国社区卫生在机构数量上发展迅速,但其功能发挥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社区卫生的治理结构。2003年对全国11个省市的调查表明由二级和三级医院委托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38%。然而在目前的体制下,医院的机构目标是“创收”,社区卫生机构隶属于医院能否真正发挥其功能成为政策争论的焦点。深圳市宝安区的社康中心是院办院管模式的典型代表,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模式下的社康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医院给社康中心设定经济绩效指标,而社康中心再给员工设立经济绩效考核指标,这些严重左右了医生的行为,阻碍了社康中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功能的发挥。为此,宝安区卫生局决定进行社康治理结构试点改革。改变原有院办院管模式,构建相对独立的二级管理架构,扩大社康的自主性,同时进行人事、财务分配和绩效考核等制度上的调整。 目的:评价深圳市宝安区社康治理结构改革对试点门诊费用及合理用药的影响。 方法: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作为试点组,选择和观澜条件类似的松岗街道为对照组。在试点开始前和试点一年后,对试点组、对照组的患者、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提高效果评价的科学性,抽取罡正社康电子数据中的门诊数据进行分析。采取非随机对照前后比较的类实验方法(quasi-experimentation),利用双差法(Double Differences)控制干预组和非随机对照组在干预前的基线的差异,排除改革以外的因素所导致的趋势性变化,分析改革的效果。对门诊费用的分析,考虑到不同的费用水平对改革的响应度不一样,而采用百分位数回归。对平均处方用药数的分析可以认为在一定的处方空间内发生的频数,属于泊松分布,因此,采用负二项回归。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抗生素的联用比例,处方激素使用比例以及注射液使用比例均为二分变量,则采用logistic回归,。 结果:在控制了年龄、教育程度、付费类型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之后,结果表明深圳的社康治理结构改革使得低费用段门诊费用下降3.15元(p=0.000),中费用段门诊费用下降2.66元(p=0.000),对高费用费门诊费用没有影响。改革使平均处方用药数下降3.6%(p=0.000),使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5.7%(p=0.000),处方抗生素联用比例下降6.4%(p=0.000),使处方激素使用比例下降7.6%(p=0.000),注射液使用比例下降5.7%(p=0.000)。 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改变院办院管模式,构建相对独立的二级管理架构的治理结构改革使社康基本医疗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次均门诊费用下降,合理用药水平提高,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