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合作无论是对于大学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中小学的发展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实践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出现了几种有影响的合作模式,如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师发展学校”、香港中文大学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等。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成效还不是很高。与我国相比,美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并且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基于此,本论文从比较教育的学科视角出发,运用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采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法,重点对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历史发展、行动模式、行动策略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建议。 本论文核心部分由五章组成,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就研究问题、研究现状和研究设计进行了论述。 第二章就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考察。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来看,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殖民地时期到南北战争之前,这是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准备期,其主要的结构性特征为:大学与中小学的关系是一种松散联系;第二个阶段从南北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起步期,其主要的结构性特征为: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合作关系;第三个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是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形成期,其主要的结构性特征为: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共生关系。 第三章就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行动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行动的目的,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基于学生发展的伙伴协作模式、基于教育者发展的伙伴协作模式、基于学校发展的伙伴协作模式。本章主要从行动的目标、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结果三个方面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对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进行了案例研究。本章按照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三种行动模式,各选择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分别为加利福尼亚早期学术拓展项目,耶鲁大学的耶鲁-纽黑文教师研习所和马里兰大学系统P-20伙伴协作。对这三个典型案例,本章主要从伙伴协作的行动背景、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五章就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行动策略进行了分析。本章基于前面三章的研究,按照结构化理论的观点,分别对美国大学-中小学伙伴协作的结构要素和行动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结语部分基于美国的经验,就我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实践的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包括:一是要正确认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实践中的结构与行动的关系;二是要努力掌握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实践中的规则与资源;三是积极促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实践中内在要素的协调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