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是连接小学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桥梁。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区别标志之一就是课堂中充满朗朗的读书声。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朗读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文本中抽象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作为阅读的起始点,它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提高理解、表达、想象、审美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朗读有利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传递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可以说,朗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它对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和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朗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朗读教学法一直是一块未被有效开垦的“空地”,很多老师不够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法的运用,或者仅仅视朗读教学法为诗歌和文言文的背诵手段。本文以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通过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朗读教学法进行教学。本文首先对朗读教学法进行了概念界定,指出朗读教学法就是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对形象文字作品进行分析再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品评文章、积累材料、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把别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形式、体裁、风格的文学作品有着清晰的分辨能力,要根据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手段有所取舍,更要对不同语言特征和语言风格的文章作品有所掌握,深刻感受不同作品的艺术特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的现状研究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主体模糊、时间不足,指导无方、效果不佳,形式多样、目的不明,并针对问题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基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本文探究了朗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包括朗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可以提高语言表达与写作的能力;朗读可以提升审美能力;朗读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指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法使用的三个误区: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目的不准确;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的形式不恰当;教师运用朗读教学法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精准。本文在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和教学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正确使用朗读教学法的路径。首先区分不同文体的朗读特点进行朗读教学:古诗词反复朗读,领悟情感;现代诗歌朗读抓住意象,升华情感;散文朗读把握文脉,品味语言魅力;小说朗读以读代讲,把握典型人物;戏剧朗读深入角色,解读人物。其次有效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最后注意对学生朗读进行恰当评价。本文以期为朗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