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五十二篇,经郭象删削编次后存三十三篇。历来治《庄》者虽对《庄子》思想、作者、文本等问题众说纷纭,但在研究时大多承认《庄子》以内篇为要,内篇以《齐物论》为核心。《齐物论》成为庄子研究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治《庄》者多将《齐物论》的传世文本完全作为庄子思想的表达,研究成果虽丰,但对《齐物论》主旨、行文逻辑的解读仍然莫衷一是,且在阐述过程中多有割裂庄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五十二篇,经郭象删削编次后存三十三篇。历来治《庄》者虽对《庄子》思想、作者、文本等问题众说纷纭,但在研究时大多承认《庄子》以内篇为要,内篇以《齐物论》为核心。《齐物论》成为庄子研究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治《庄》者多将《齐物论》的传世文本完全作为庄子思想的表达,研究成果虽丰,但对《齐物论》主旨、行文逻辑的解读仍然莫衷一是,且在阐述过程中多有割裂庄子思想的问题。而自王夫之猜测因惠子而作内七篇始,闻一多、王孝鱼等学者渐渐将《庄子》一些篇目的写作与惠子联系起来,只是大多仍在统一的《庄子》文本的视域下进行阐述,未曾明确或完整地将惠子的声音从文本中区分出来。在《齐物论》研究中,治《庄》者即使能察觉惠子的表述,也只是因“历物十事”而有所探究,并没有深入探讨以至正式认可文本中隐藏的惠子。本篇论文便以《齐物论》为代表,选择“对话”这一新视点、新角度,将惠子的声音从《齐物论》中剥离,挖掘出《齐物论》传世文本之下一直被忽视、被隐藏的暗文本,重新解读《齐物论》,进而反思中国早期文本的书写。论文拟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绪论部分将介绍选题原因、选题意义、研究重难点、创新特色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齐物论》的研究史。以对话的方式重读《齐物论》涉及到《齐物论》研究的方方面面,对学术史历来的研究作出梳理,一是便于自己重新具体解读文本;二是看前人在阅读时是否挖掘了其中对话,有的话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三是为重读文本之后分析结构、题旨作铺垫。因此这部分拟从《齐物论》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文本变异情况三个角度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探析庄、惠思想之分途在于道与物。既然要从庄、惠对话的角度重读文本,那便需要对庄、惠二者的核心思想都有所了解,为区分《齐物论》中庄、惠各自的声音做准备,并在了解庄、惠差异的基础上把握庄子以惠子为“质”的原因。第一节总论庄子及其道论,因为历来治《庄》者对庄子之“道”研究颇多,所以内容将较为简略;第二节以“历物十事”为核心,阐述惠子及其物论;第三节将结合庄、惠之争进一步证明庄、惠由于道物之别带来了诸多分歧,并重看《天下》中庄子对惠子的评价。第三章乃是论文的重点部分,探究《齐物论》中的庄、惠对话,进一步将庄、惠之别落到具体文章的写作上进行分析。第一节将极为详细,从对话的角度将《齐物论》的文本内容一条条展开,在前人基础上融合己见,重新进行具体的解读、剖析,挖掘惠子的声音。第二节将在这个基础上对《齐物论》的文本结构进行反思。第三节将重新看待《齐物论》的题旨和主旨思想,探究《齐物论》究竟意在齐“物”还是齐“物论”。第四章进入文本学层面,稍作引申,从《齐物论》的对话性重新看待中国早期的文本。第一节将从对话性书写的角度探究《庄子》及部分先秦文本的生成情况;第二节将从《庄子》文本流传的角度探究对话性书写被遮蔽的原因;最后将为我们今天如何重读《庄子》,如何看待先秦文本提出一些建议。附录是惠子材料辑佚,希望为将来的惠子研究和庄、惠研究积累材料。
其他文献
尤金·奥尼尔一生共创作了五十多部戏剧作品,四次摘得普利策戏剧奖,并获得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被誉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蜚声世界剧坛。与二十世纪中叶一边倒的赞誉不同,评论界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反思奥尼尔的艺术成就,指出其戏剧艺术的最大缺陷在于缺乏诗意,主要原因是奥尼尔的戏剧语言过于口语化。但是,戏剧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语言是其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内容,动作同样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尼尔剧
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累积性、高危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就会对各地的区域发展产生恶劣影响,严重阻碍了“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为了更好地构建环境治理体系和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1991至2018年31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突发环境事件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GIS可视化和标准差椭圆分析突发
在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民间借贷诉讼中,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关于证明责任规范的裁判思路不同,法院在面对多重规范并用时,选择适用不同的裁判规范,势将出现“
近年来第三方存证平台系一种新型证据保全方式,依托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区块链等固定、防篡改技术为当事人提供电子数据存证、取证服务,呈现出“立法落后,实践先行”的局面。随着越来越多第三方存证平台电子数据出现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缺乏统一、有针对性的认定规则以及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对认定该平台电子数据是否具有证明资格和是否具有证明力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行政监督主体的缺位和行业标准的缺失
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的工资形成机制及其合理差异反映了劳动者的生产率,是市场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重要体现;同时,工资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是理解收入分配的重要途径。研究劳动者的工资差异,对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李实等人(2019)利用CHIP数据对1995年以来城镇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发现我国工资差距的基尼系数从0.29上升到0.38,我国城镇工资差距在持续扩大。现有
壁画颜料的物质成分识别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文物修复工作者进行壁画修复的重要前提。古代壁画存在不同颜料混合使用的情况,对混合颜料的成分分析是壁画颜料分析的难点。本文根据颜料的反射光谱特性,建立了两种颜料混合模型,结合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 ICA)方法,研究了混合颜料反射光谱信息的解混算法。主要内容包括:(1)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产品结构与生产工艺日益复杂,产品质量事故也在不断攀升。如近几年新闻报道中的三星手机爆炸和特斯拉汽车刹车失灵,产品质量事故和不当处理方式不仅严重损害企业品牌形象,还会产生高昂事故处理成本,更给涉事企业造成巨大舆论压力,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秩序。然而,数字化管理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企业通过构建数字化模型,借助IT工具完善与优化数字化流程,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企业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流量劫持是一种在他人网页上插入链接进行目标跳转吸引流量的行为。近年来,流量劫持案件频发,无论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对其有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对于流量劫持认定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路径。本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首先提出对于流量劫持的理论概述,重点分析了流量劫持的构成要件和流量劫持理论的
福建闽北地区是中国书院史上重要的发展点,至今存世的书院数量依旧可观,分布范围较广。保留下来的书院建筑在其空间结构、建筑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绪论部分对闽北书院的情况做了大致介绍,具体包括闽北书院的发展历史、遗产价值以及消亡情况三方面。又指出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以及目的和意义,介绍了闽北传统书院的重要地位,揭示大力保护和发展闽北书院对当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