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货行业是我国最先开放的行业之一,1992年五个特区、六个城市首先进行引资试点,一大批大型百货公司发展起来,推动了我国零售行业的发展进程。1998-2003年的通货紧缩和非典灾害带来百货业的低谷期,2004-2012年居民消费明显升级,不仅带动百货业发展,而且促使百货商场完成了从传统卖场向现代卖场的转变。2014年,百货业整体增长大幅放缓,商品销售总额增幅仅为6.45%,远低于2013年11.5%的增长率,外资百货商场关店141家,本土百货商场60家不再营业。2015年,万达百货关店高达48家,天虹商场、玛莎百货5家倒闭,百胜集团关店3家,国内大型百货集团关店总计高达80多家。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百货公司出现如此局面,百货公司又该如何走出困境,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股东、高管和员工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我国百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并对公司成长性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其次介绍我国百货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成长性相关理论;再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设计,变量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成长性的特征和我国百货行业的行业特性,更具有针对性;接着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销售人员占比、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人数、独立董事占比对我国百货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非常显著;然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完善网上商城建设、提升销售人员素质、提高股权控制和完善董事会治理四个方面相关建议,为提高我国百货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提供参考。目前收录在知网中,对我国百货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的文章仅有两篇,对于我国百货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更是没有。本文在我国百货上市公司极其“窘迫”时期,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百货业稳健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