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Fas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它通过与其受体Fas结合诱导敏感的靶细胞凋亡。已经证实FasL/Fas系统在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细胞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FasL对表达Fas的恶性肿瘤细胞来说是一种细胞毒性效应分子。 有报导曾描述黑色素瘤细胞FasL的表达是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为了研究其FasL的表达,有人使用同样的条件重复上述实验,却没有发现功能性FasL位于他们所研究的19例人类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另外,他们用RT-PeR法评估黑色素瘤细胞系,却发现26例中无一例表达FasLmRNA。通过抗黑色素瘤T细胞系的激活,FasLmRNA才丰富表达。这些数据不支持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表达FasL来逃避免疫反应。 活化的T淋巴细胞杀死肿瘤细胞是通过分泌FasL,与肿瘤细胞表面的Fas结合,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但是,多数肿瘤细胞高表达FasL,同样也可以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Fas结合,引起T淋巴细胞凋亡。临床常见到的现象是:脑肿瘤组织内很少有T淋巴细胞浸润。我们推测: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促进毛细血管表达高水平的FasL,从而抑制了活化的T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移行。 方法 Hendrik等已证实,通过FACS和免疫组化法,(12/12)所有人类胰腺癌细胞系Fas表达阳性。然而,即使这样,胰腺癌细胞对重组的FasL或Apo-1抗体诱导的凋亡是抑制的。这种抑制同胰腺癌细胞FAP-1mRNA高水平表达相关。FAP-1是Fas相关的磷酸酶,它可以阻断Fas的凋亡功能。通过各种方法他们提出胰腺癌细胞系可产生FaSL的依据。因为6/6胰腺癌细胞系中含有FsLrnRNA(MI40,000和Mr26,000形式的FsL蛋白人同样,胰腺癌组织中,FsL可特异性染色,而基质中无特异性染色。在共育实验中,胰腺癌细胞对 Fs敏感的 JllrKat T细胞系表达细胞毒作用。但这一过程可通过FsL特异性中和抗体所抑制。这一结果支持最近提出的“相互攻击模型”,该模型是指通过瘤细胞诱导FasL引起肿瘤反应性T细胞的局部清除。 H.Udo KOntny等研究了尤文氏瘤中Fs和FaSL的存在与功能情况。所有尤文氏瘤细胞系的细胞表面都表达Fs。当结合Fas受体后,其中3个细胞系轻易被杀伤。在用IFN-Y和/或cy-clohetindde预先培养后,其中4个细胞系表现出Fs介导的凋亡。2个细胞系对Fs介导的凋亡是抑制的。至于FsL,所有的细胞系都呈阳性,并且由RT-PCR进一步证实。然而使用流式细胞分析,FasL只在细胞渗透后才可检测到。这些细胞系不能诱导Fs敏感的JUrkat细胞凋亡。尤文氏瘤细胞系能作为产生细胞毒淋巴细胞的刺激物,且易于被这些淋巴细胞所溶解。所以,尤文氏瘤表达的FsL是非功能性的,这表明尤文氏瘤对免疫治疗来说是有可能的。 已往的研究揭示肿瘤组织表达FsL水平的高低往往用的是单一免疫组化法,此法不能显示高水平的FsL位于肿瘤细胞或肿瘤内毛细血管细胞。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双重免疫萤光染色方法来研究胶质瘤内,高水平的FasL位于肿瘤细胞或肿瘤内毛细血管细胞。 结 果 加e O’C。。ed等证明 SW620结肠癌细胞杀伤JUrkat T细胞是以Fs介导的方式。Fs受体特异反义多核着肽的处理,可暂时 ·2·抑制FaSR表达,这样可保护Jurkat细胞被SW620杀伤。FsL特异反义多核着肽处理的SW620抑制hlrl’at细胞杀伤活动。在鼠的视网膜和睾丸组织中,FsL作为免疫优先的媒体而存在。他们发现结肠癌细胞表达功能性FasL,这表明FsL可能是人类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流式技术,可发现Hh 9,S W6W620结肠癌细胞表达E阴RRN A。但是经过抗R阴R单抗CHll处理的这些细胞不发生凋亡。这一结果结肠癌细胞内存在Fs相互攻击模型。癌细胞抑制Fs介导的T细胞细胞毒作用,但却表达功能性FasL,活化的T细胞对功能性FasL却是敏感的。 我们收集20例胶质瘤石蜡标本,做针对Fs和网的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我们发现在内皮细胞染色呈阳性的部位,FsL的染色也呈阳性,而正常脑组织内皮细胞染色呈阳性的部位,FsL的染色呈阴性。 结 论 June Desbaras等报导 FsL可传递信号引起 CD4叮细胞循环抑抑制和细胞死亡。在体外,FsL抑制 CD4个细胞增殖,细胞循环过程和 IL-2分泌。在体内,FasL抑制超抗原介导的 CD4”而不是 CDS阿细胞膨胀。这些结果表明 FasL调控细胞循环过程,这一点说明 FasL在体内对 CD4”T细胞来说具有重要抗炎症作用。 Masataka Sata等报告FasL表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它能抑制白细胞渗透。TNFa通过下调 FasL表达来降低共育的 Fas十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动脉内局部应用TNFa下调内皮细胞FsL表达并诱导单核细胞渗透。结构性FasL表达明显降低TNFa诱导的细胞渗透,而粘附性单核细胞在此条件下凋亡。这些发现表明,内皮细胞FaSL表达可下调白细胞渗透。 ·3· 胶质瘤高水平的FsL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这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避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