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又称为微生物纤维素(Microbial Cellulose),它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生物高聚物。从纤维素的分子组成看,BC和植物纤维一样都是由β-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成的直链,又称为β-1,4-葡聚糖。但从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来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例如高的结晶度、高的持水性、超细纳米纤维网络、高抗张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是一种新型纳米生物材料,已应用于食品、造纸、医学材料、声音振动膜等各个领域,现已成为国际的研究热点。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次生代谢产物,所以营养成分对BC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本课题首先以木醋杆菌为生产菌,分别研究了在静态、动态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初始pH值、乙醇及有机酸、金属离子、糖浓度对细菌产纤维素的影响,通过检测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残糖的变化以及纤维素产量的变化等因素来研究纤维素代谢过程,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细菌纤维素提供实验数据。静态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对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有很大影响,在甘露醇、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四种碳源中,以甘露醇为碳源时BC产量最高。研究发现,以甘露醇为碳源,细菌在pH值4-6的范围内生长较好,而以pH值为4.5时纤维素的产量最高;添加乙醇、醋酸和乳酸对提高纤维素的产量没有作用,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添加Fe2+、Mg2+、Ca2+三种金属离子中,浓度不同对纤维素产量的影响也不同,其中,0.1 mmol/Lol/L Fe2+、7 mmol/Lol/L Mg2+、5 mmol/L Ca2+对纤维素产量影响最大,产量分别提高了34.3%、32.2%和10.6%。动态培养条件下,在甘露醇、蔗糖、葡萄糖三种碳源中,以甘露醇的产量最高。研究发现,以蔗糖为碳源时,细菌在pH值4-7的范围内生长较好,而以pH值为5.0时纤维素的产量最高;添加Fe2+、Mg2+、Ca2+三种金属离子中,对动态发酵纤维素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中3 mmol/L Fe2+、5 mmol/L Mg2+、5 mmol/L Ca2+对纤维素产量影响最大,产量分别提高78.2%、132.1%和169.8%;添加乳酸、乙醇、醋酸、草酸和柠檬酸对提高纤维素的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乳酸为100mmol/L,乙醇500 mmol/L,醋酸200 mmol/L,草酸1 mmol/L,柠檬酸30 mmol/L时,产量分别被提高427.8%、357.7%、234.7%、63.2%、17.7%;蔗糖浓度也是影响纤维素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浓度为40g/L时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最高。通过动态发酵的单因素分析,设计正交实验。从正交实验分析来看,最佳组合为蔗糖浓度25 g/L,初始pH值4.5,乙醇添加量为400mmol/Lol/L,在此条件下,纤维素产量为1.342 g/m,为最初产量的16.4倍。课题对纤维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细菌纤维素宏观状态、纤维网络结构、直径分布范围、红外光谱特征、热重分析、含水率和吸水率以及溶解性能)做了初步研究,为细菌纤维素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积累了重要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