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感染常见于奶牛产后,容易引发子宫炎或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奶牛繁殖能力下降,淘汰率上升,给奶牛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见的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因素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继发于其它疾病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其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奶牛产后子宫复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激素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子宫复旧的程度和速度对奶牛整个繁殖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子宫复旧的水平对奶牛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上,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常用于奶牛难产镇痛和治疗乳腺炎与子宫内膜炎等炎性疾病,其中美洛昔康(Meloxicam,MEL)已开始用于治疗奶牛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目前已有研究发现MEL在治疗奶牛乳腺炎和人类癌症时可以抑制组织和细胞的生长,但MEL对奶牛子宫内膜再生以及产后子宫修复的影响尚未报道。因此,揭示MEL对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修复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ovine 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s,BEECs)为研究对象,通过LPS诱导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在分子水平上探究MEL对BEECs增殖的影响机制,从而为临床上科学合理的使用MEL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提供理论参考。为探究MEL对BEECs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水平、细胞周期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5×10-2μM、5×10-1μM、5 μM和5×101 μM的MEL分别处理BEECs 24 h,对上皮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用10 μg/mLLPS单独处理,或LPS与MEL(0.5μM或5μM共处理细胞24、48和72 h,对上皮细胞活力均无影响(P>0.05)。通过检测0、3、6、12和24 h的细胞迁移速度,探究0.5 μM和5μM MEL对细胞迁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EL处理24 h对细胞迁移无影响(P>0.05);LPS与MEL共处理24 h可以降低(P<0.01)细胞迁移率。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表明,MEL(0.5 μM或5 μM)处理24 h对BEECs的细胞周期无影响(P>0.05);10 μg/mL LPS处理,或LPS与MEL(0.5 μM或5μM)共处理24 h,G1期的细胞减少(P<0.05),S期的细胞增多(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EL对BEECs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Toll 样受体 4(TLR4)和增殖相关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0 μg/mL LPS和MEL(0.5 μM或5 μM)共处理3、12和24 h,细胞COX-1和TLR4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COX-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用10 μg/mLLPS单独处理或LPS与MEL(0.5 μM或5 μM)共处理细胞3、12和24 h,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TGF-β3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细胞上述各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或出现下降(P<0.05);与LPS组相比,LPS和MEL共处理组细胞的这些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探究MEL对LPS诱导的BEECs中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EL(0.5μM或5μM)单独处理细胞,对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和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β-catenin蛋白的分布以及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细胞上述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1);与LPS组相比,10 μg/mLLPS和MEL(0.5 μM或5 μM)共处理组的细胞内各蛋白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0.01),MEL阻止了 LPS诱导的β-catenin入核,β-catenin分布在细胞膜上。综上所述,MEL单独处理对BEECs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增殖无明显影响。在发生炎性反应时,MEL抑制了 BEECs的增殖,阻断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细胞迁移率,抑制炎性反应的同时抑制细胞VEGF、CTGF、IGFR、TGF-β1和TGF-β3的基因表达以及Wnt/β-catenin和PI3K/AKT通路的活化。这些结果提示,MEL对炎性反应状态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且,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和PI3K/AKT通路介导的细胞增殖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