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目前学界对黄庭坚诗歌的研究成果颇多,多集中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体研究、交游等方面。但是即便如此,黄庭坚的诗歌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抒情”与“叙事”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传统,贯穿于诗歌发展的始末。但由于“诗言情”“诗缘情”等说,诗歌的叙事传统的光芒逐渐被掩盖。在谈及诗歌时,人们多以抒情作为研究定律。但不可否认的是,叙事传统从未消失于诗歌之中。近年来,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研究理论的不断创新,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到诗歌中叙事传统存在的重要性,并积极去考索发现其中的奥秘。宋诗本身具有不同于唐诗的独特性,在对其解读时,以往常抒情研究方法进行宋诗的特色探究便有些牵强。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开始着眼于用叙事研究予以探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较为瞩目的研究成果。黄庭坚诗歌公认为最具宋诗特色,通过对其诗歌的叙事性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黄庭坚诗歌的理解与认识,探讨其叙事性特色,而且还有利于宋诗叙事性特色的把握。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及价值意义;叙事与叙事性辨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五个方面分别展开。第一章主要从黄庭坚诗歌文本角度探讨诗歌的叙事性。从诗题的词性搭配结构、因果关系、诗题间连贯性入手,探讨了诗题的叙事体现;将诗序分类,以写景、写人、唱和类诗题下的诗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诗序的叙事性;对其自注类型作叙事性梳理;对其正文内容分别从唱和赠答式诗歌叙事、日记式诗歌叙事、人物主题式诗歌叙事三类看其叙事表现。第二章主要从事象、事境的叙事性入手,探讨审美层次的叙事性。对“事象”“事境”的概念作梳理;并通过事典、化用、效体三个方面分析黄庭坚诗歌中“事象”“事境”叙事性表现方式;在对“事象”“事境”与理的相互阐释的分析过程中,考察黄庭坚诗歌中以事说理,理中隐事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说明其对诗歌叙事性产生的效果。第三章主要从叙事特征角度分析其叙事性的独特风貌。分为三个方面,叙述者与叙述视角,在此,考察黄庭坚诗歌中的多样的叙述视角以及诗歌中所体现的叙述者形象,同时探讨了叙述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论述叙事时间时,探究黄庭坚诗歌文本的叙事顺序与故事顺序的不同,以及由此不同所生发出的叙事效果,并针对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相比(时距)看黄庭坚诗歌中对时间的处理;谈及叙事语言从“以文为诗”入手,主要论述虚词的使用和散文笔法入诗对诗歌叙事语言的影响。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总结叙事性在黄庭坚诗歌中的表现,对全文做一个全面的把握,简要阐述黄庭坚诗歌叙事性对江西诗派及后世诗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