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从总体上讲持续稳定向好,但诸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瘦肉精、毒豆芽、镉大米、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农产品安全恶性事件却仍时有发生,使许多不知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无端伤害,社会影响极坏。如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防范和事故应急处置,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建立追溯体系离不开法律支持、政府推动、企业配合、消费者参与、各种检测和信息技术支撑。目前国内追溯体系在许多方面尚不完善,如未能实现通识共享,“碎片化”状态明显,前期试点与后期推广衔接不畅等。近年来,汉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管理、监测检验、执法监管和产品认证体系不断完善,并在实施和推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动物防疫标识与溯源系统和传统纸质追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但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实证研究,我们清楚地看到,汉台区追溯监管体系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追溯规制不健全、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信息完整性真实性难以保障、引导激励机制不健全和消费者认知程度低等方面。当前,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应以责任追溯为核心,加快构建产品物流、执法监管与信息传递同步,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控制、品牌化营销、信息化服务和程序化执法于一体的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首先要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确定追溯对象,明确核心追溯信息、操作规范和实施时限,以法律强制力加速建设步伐。其次,要统一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追溯系统和中心数据库,统一追溯标准和编码规则,研发适用的信息载体,各级建立监管部门、推广机构、企业、技术单位“四位一体”的领导协作机制。第三,要实行梯次推进,地方层面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依托国家平台实现产品追溯全国一体化;国家层面可适时启动生猪及其肉制品强制追溯,探索优化追溯体系功能结构,逐步向果蔬、水产品等领域拓展。第四,要强化帮扶指导,加大对追溯企业的培训指导和政策资金扶持。第五,农业、食药监管部门共享追溯信息,密切协作配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协作联动、社会共治的长效机制。第六,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发布追溯管理信息,曝光典型案例,畅通网站、手机、终端机等查询渠道,增强消费认知,实现优质优价,确保可追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