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养猪生产中普遍过量添加无机微量元素,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减少畜牧业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众多研究发现有机微量元素比无机微量元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能够提高动物组织微量元素沉积并减少金属元素的排放。然而,目前对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的研究普遍是针对一种或两种元素替代效果研究,对复合微量元素全替代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甘氨酸络合微量元素对仔猪日粮中传统无机微量元素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养猪生产中普遍过量添加无机微量元素,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减少畜牧业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重点研究课题。众多研究发现有机微量元素比无机微量元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能够提高动物组织微量元素沉积并减少金属元素的排放。然而,目前对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的研究普遍是针对一种或两种元素替代效果研究,对复合微量元素全替代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甘氨酸络合微量元素对仔猪日粮中传统无机微量元素进行减量替代,探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并比较评估组织微量元素沉积和重金属减排效果。选取3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杂交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5组试验猪分别饲喂以下处理日粮:(1)基础日粮+常规添加量(100%)无机微量元素(ITMs;铁、锰、铜和锌以硫酸盐形式添加);(2)基础日粮+50%ITMs+50%甘氨酸络合微量元素(Glycinecomplexed minerals,GCMs);(3)基础日粮+50%GCMs;(4)基础日粮+50%水解蛋白络合微量元素(Proteolytic complexed minerals,PCMs);(5)基础日粮+70%GCMs。试验为期28天,分为两阶段,每阶段各14天,每个阶段均采集粪便测定微量元素表观消化率。试验期结束后,每个处理组随机选择6头仔猪进行屠宰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和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在第二饲养阶段和整个试验期,第1、2、3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第4组(P<0.05)。1、2、3、5组在第二阶段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第4组(P<0.05),第1、2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第3和5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1、2、3、5组间料重比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第4组(P<0.05)。(2)仔猪微量元素的表观消化率随日粮微量元素含量降低而升高;在第二饲养阶段中,低剂量微量元素组(3、4、5组)Zn和F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无机组(P<0.05);整个试验期中50%和70%GCMs组Zn和F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无机组(P<0.05)。(3)低剂量微量元素组仔猪血清中血清铁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5),肝脏Cu/Zn 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血清中MDA浓度、SOD和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4)日粮中微量元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免疫因子水平无显著影响,但50%PCMs显著提高了回肠粘膜sIgA的分泌(P<0.05)。50%PCMs组中ZnT1、Fpn1mRNA及70%GCMs组ZnT1 mRNA均显著上升(P<0.05);Ctr1和DMT1 mRNA表达量随着日粮中微量元素添加量的降低而增加,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5)70%GCMs组十二指肠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50%PCMs组和70%GCMs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100%微量元素组(1,2组)(P<0.05),各组间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差异不显著。HE染色切片和SEM显示,CGMs组的肠绒毛形态更加完整,微绒毛排列更密集。(6)微量元素在各组织中的沉积量与日粮中微量元素浓度呈正相关,100%添加微量元素组(1组和2组)组织微量元素沉积量均显著高于50%和70%有机组(3,4,5组)。不同形式微量元素的沉积在不同器官组织存在差异性,血清中,第2组的Cu含量比第1组提高了8.47%(P<0.05);肝脏中,第2组Cu、Zn、Fe和Mn的沉积量相较于第1组分别增加了9.76%、12.68%、12.71%和10.58%(P<0.05);胰脏中,第2组Cu含量较第1组上升了9.21%(P<0.05);肾脏中,第2组Zn和Fe的沉积量较第1组分别增加了9.11%、6.67%(P<0.05);心脏中,第2组Cu和Mn的沉积量分别高于第1组13.91%和17.39%(P<0.05);肌肉中,第2组Mn的沉积量高于第1组61.54%(P<0.05)。比较同水平微量元素添加量的试验组,整体上甘氨酸络合微量元素的组织沉积率高于无机微量元素和水解蛋白络合微量元素,但统计差异显著性不一。仔猪粪尿中微量元素水平与日粮微量元素浓度呈正相关,减量添加有机微量元素组粪尿中Cu,Zn,Fe,Mn含量均显著低于100%无机组及有机无机混合组(P<0.05)。相同日粮微量元素水平的试验2组和试验1组相比,2组尿液中Cu、Fe、Z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组粪样中除Mn外其他微量元素水平均低于1组,但统计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使用低剂量甘氨酸络合微量元素替代传统日粮中的高剂量无机微量元素能够在不影响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前提下减少微量元素的排放量,以50%GCMs替代比例为佳。
其他文献
发酵豆粕具有提高适口性,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功效,并可降低粪便有机化合物以及尿中氨氮含量,其对粪便无机化合物排放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在检测豆粕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及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基础上,以种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发酵豆粕对其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氮磷及臭气排放的影响,并采用16S rDNA测序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对粪便菌群的影响及其与氮磷等排泄物的相关性,以期通过饲料发
抗生素是一把“四刃剑”,在帮助动物对抗病原菌感染和扩散的同时,带来了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问题,并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作用于肠道菌群影响动物健康。本论文在研究金霉素对猪肠道和粪便菌群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猪粪及其发酵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迁移变化。试验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GC-MS代谢组学技术关联分析猪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功能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猪粪中抗性基因含量,运用冗余分析获
繁殖性状是家禽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受到许多数量性状位点(QTLs)和基因控制,揭示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和分子机制,有利于对家禽繁殖性状进行有效选择。本研究以阿黑皮素原基因(Proopiomelanocortin,POMC)为繁殖性状候选基因,以317只振宁黄鸡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测序法检测POMC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核苷酸多态性(SNP),根据突变位点构建单双倍型,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
近年来,随着智能传感与决策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智能化与自主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无人机对周边环境的智能感知建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主路径规划与导航,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视觉SLAM(Vision Simultaneously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作为智能感知与决策的核心技术,能够依靠视觉传感器为无人机提供丰富的环境信息,在载荷有限的无人机
炎症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自发性的免疫反应,造成炎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异物、坏死组织及变态反应。革兰氏阴性菌属于生物性因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禽类养殖业中,环境、水、饲喂的饲料甚至是空气中都存在革兰氏阴性菌,而其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则是诱导炎症的主要成分。炎症对生殖系统具有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对卵泡的形成、卵泡周期及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毒可突破机体的粘膜屏障以建立感染。Ⅰ型和Ⅲ型干扰素(IFN-Ⅰ和IFN-Ⅲ)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宿主PRRs识别病毒因子后产生。已知CSFV通过Npro蛋白激活蛋白酶体,降解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抑制IFN-Ⅰ的产生。IFN-Ⅲ在黏膜上皮细胞的抗病毒
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筛选和开发具有益生作用的乳酸菌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健康犊牛粪便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功能的新型乳酸菌菌株,并进一步在小鼠炎症模型中评价其益生效果,为益生性乳酸菌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经过划线、挑菌、革兰氏染色鉴定和16SrDNA测序分析,共获得一株新型乳酸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RGW1(L.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一种猪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呕吐、厌食、水样腹泻、脱水和体重减轻。各个年龄段的猪对该病均易感,其中新生仔猪的病死率最高可达100%,严重危害我国的养猪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基因组全长约28 kb,从5’-3’依次为:5’非编码区、ORF
本研究以288头金华猪×皮特兰猪资源参考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经济性状(12个生长性状,6个胴体性状,9个肉质性状)表型数据。采集血样,并提取血液DNA,利用Illumina Porcine80K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型,利用PLINK软件对基因型分型数据进行质控,利用GEMMA软件将质控后的SNP位点与上述目标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本研究旨在得到显著性SNP位点,并搜寻位点相关的候选基因。所得的结果为
蜘蛛丝是最好的天然纤维之一,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然而,由于蜘蛛的异噬行为和领地意识,目前还无法通过大规模饲养来获取蜘蛛丝。家蚕具有和蜘蛛类似的纺丝体系,转基因技术操作简单,是生产蜘蛛丝的理想反应器。本研究利用piggyBac转座技术在家蚕后部丝腺特异表达了花园银蛛(Argiopeargentata)梨状丝蛋白 1(pyriform spidroin 1)基因 2 个重复序列(简称 2x Py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