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两种林蛙线虫感染调查及优势虫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蛙主要生活于我国的东北部,具有极高的经济与药用价值。黑龙江省林区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林蛙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是林蛙资源的主产地之一。寄生虫的感染会对林蛙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其中线虫感染所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然而目前关于黑龙江省林蛙感染线虫情况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对黑龙江省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寄生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明确黑龙江省两种林蛙线虫感染情况,为林蛙寄生线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于2019年9月到2021年12月间,在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39个试验点采集林蛙2318只,包括东北林蛙560只和黑龙江林蛙1758只。将所采林蛙剖检后,对肺脏、胃、肠道、膀胱和输卵管等脏器进行检查,收集线虫,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线虫种类,记录每只林蛙的采集地点、性别、体重及线虫感染种类和数量;分析林蛙线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及优势虫种等情况;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分别扩增优势虫种的核糖体ITS序列和线粒体cox1、nad1基因,进行遗传多态性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出线虫5种,分别为棒线科(Rhabdiasidae)棒线属(Rhabdias)的蟾蜍棒线虫(Rhabdias bufonis)、毛圆科(Trichostrongylidae)奥库属(Oswaldocruzia)线虫未定种(Oswaldocruzia sp.)、丽尾科(Cosmocercidae)丽尾属(Cosmocerca)的Cosmocerca simile(现无中文名)、旋尾科(Spiruridae)尖旋属(Spiroxys)日本尖旋线虫(Spiroxys japonica)和丽尾科(Cosmocercidae)似丽尾属(Cosmocercoides)线虫未定种(Cosmocercoides sp.)。黑龙江省林蛙线虫的总感染率为90.08%(2088/2318),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感染率为94.82%(531/560)和88.57%(1557/1758)。蟾蜍棒线虫、奥库属线虫、C.simile、日本尖旋线虫和似丽尾属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9.07%、21.01%、17.43%、0.22%和0.17%。蟾蜍棒线虫不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分布广,为黑龙江省林蛙感染线虫的优势虫种。风险因素分析表明林蛙线虫感染与性别和体重无关,与栖息地点和宿主种类有显著相关性。扩增的蟾蜍棒线虫核糖体ITS序列和线粒体部分cox1、nad1基因大小分别为685bp和420 bp、512 bp,其中蟾蜍棒线虫线粒体nad1基因为首次获得。蟾蜍棒线虫的核糖体ITS和线粒体cox1、nad1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56.79%-57.08%、69.76%-70.95%和70.90%-72.66%,均高于G+C含量;不同地点的蟾蜍棒线虫核糖体ITS和线粒体cox1、nad1基因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0.6%、0-7.4%和0-6.8%,cox1基因的变异高于nad1和ITS基因的变异,nad1基因的变异高于ITS基因的变异,即种内差异变异为cox1>nad1>ITS。本研究首次对黑龙江省两种林蛙体内线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共检出5种线虫,蟾蜍棒线虫为黑龙江省林蛙感染线虫的优势虫种;并对不同地区林蛙体内的蟾蜍棒线虫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了探讨,不同基因标记下的种群间分化程度不等,但与地域无相关性。本实验为林蛙线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为蛙类寄生线虫的分子分类、群体遗传学、系统发生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菌核病是向日葵产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控是目前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已登记的杀菌剂存在长期单一使用等问题,致使部分地区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产生了抗药性,利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进行复配是有效延缓核盘菌抗药性产生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行复配,初步探索啶酰菌胺与咪鲜胺混配
学位
我国规模化牧场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牧场使用自动监测设备逐年增多,在生产管理上为奶牛发情、同期配种、分群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生产管理系统中持续监测数据并没有充分的为牧场生产实践所用,大部分数据仍需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挖掘服务于生产实践。本试验基于规模化牧场1自动监控系统下奶牛患有常见四类疾病(繁殖类疾病、消化类疾病、蹄病、呼吸系统疾病)确诊前20天的持续监测数据包括产奶量、活动量和反刍时
学位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成虫寄生于犬、猫和人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中,引起华支睾吸虫病。目前,该病全世界约有3500多万人感染,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流行。中国大约有1300万人被感染,黑龙江、吉林、广东和广西等27个省市均有流行,因此,对于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刻不容缓。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粪检检出虫卵,但这种方法敏感性较低,容易造成漏检,不适
学位
全沟硬蜱(Ixodes persalcatus)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北方林区的一种硬蜱,是黑龙江省的优势蜱种之一,可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但目前关于全沟硬蜱分子分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在黑龙江省林区开展全沟硬蜱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态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沟硬蜱携带梨形虫与伯氏疏螺旋体的情况进行调查,为梨形虫病与莱姆病的防控提供可靠数据。本研究于2021年4~8月期间
学位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引起奶牛发情周期延长,不易受胎等症状,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本试验通过建立一种中药复方,来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产生治疗作用。首先利用网络学,对中药复方的治疗机制进行初步预测;并通过发酵方式,来提高其治疗效果,并通过体外试验进行验证;最终通过临床试验证明该中药复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作用。旨在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复方提供参考与科
学位
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gen)]具有喜聚集、善迁飞、食量大、食性广杂等特点,喜食玉米、水稻、燕麦草、莎草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富含大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具有食用、饲用、药用、观赏等多种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剩余部分,由于回收利用率低,经常被随意堆放、丢弃,也被视为废弃物,但其也是可被再利用资源之一。蝗虫食性偏好嗜食禾
学位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早春低温、土壤保墒能力差是导致大豆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研究玉豆轮作模式下不同中耕措施对大豆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大豆生长、产量形成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大豆产量稳定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鹤山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黑河43为试验材料,在2020年设置4种不同的中耕处理:
学位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了应用好该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将“学”与“练”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竞赛意识、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加强课后延伸,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生动力。该文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深化体育学科教育改革,利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以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为主的酮病和脂肪肝是规模化牧场奶牛常见的一类高发的群发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该类疾病的高效防控产品的研发已成为领域研究热点。本试验旨在研发一种以杨梅素为功能性成分的保健颗粒,通过评价其对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效果,阐释杨梅素调控高脂肪酸介导的犊牛肝细胞脂质损伤机制,为疾病防控提供新产品和技术支持。本试验按比例将棕榈油、玉米油、杨梅素、植物甾醇、大豆异黄酮等材料
学位
矿物质元素虽然仅占动物机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左右,却广泛参与机体的构成、代谢、免疫、生长,对动物机体生理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矿物质元素参与生命活动的途径不尽相同却又相互交织共同维护着这一庞大复杂的生物有机体运转。动物本身不能合成矿物质元素需由日粮提供,在放牧饲养条件下或动物特定生长阶段,由于营养供给不科学便会引起矿物质元素稳态失衡,导致出现动物生长受阻、抗应激能力降低、免疫功能受损等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