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Y”迷宫训练检测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后老龄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功能变化,采用双向凝胶蛋白电泳结合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和鉴定相应情况下海马蛋白质组表达差异,旨在进一步确定异氟醚麻醉后老龄大鼠记忆和学习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异氟醚对老龄大鼠海马蛋白质组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尽可能找出与麻醉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的特异蛋白。方法(1).本课题的第1阶段:①.随机将75只22月龄SD大鼠分为C组(对照组,n=35)和Ⅰ组(异氟醚组,n=40)。C组吸入含40%氧气的空氧混合气体2小时。Ⅰ组以3%异氟醚+40%氧气吸入诱导,随后以1.2%异氟醚+40%氧气维持全身麻醉2小时。②.两组大鼠于吸氧对照或麻醉苏醒后24小时开始应用“Y”型迷宫连续3天训练检测其学习记忆功能,每天训练20次,记录正确反应次数、全天总反应时间、主动回避次数和三天学会率。③.麻醉结束后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于两组中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左侧海马-80℃冻存。取右侧海马行尼氏染色和电镜观察。(2).本课题的第2阶段:取冻存的左侧海马组织进行匀浆、裂解、水化制备蛋白溶液样品,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获取含有蛋白质斑点的凝胶,然后考染显色,扫描仪扫描获取图像,运用软件识别、合成、匹配,分析组间差异,切取凝胶中差异蛋白点,胰酶消化分解,ZipTipTM脱盐,经质谱分析,获取肽指纹图,登陆互联网查询结果以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①.麻醉后24小时Ⅰ组正确反应次数为10.97±3.48次,小于C组13.57±2.62次(P<0.01);主动回避次数为1.11±1.07次,小于C组3.20±2.59次(P<0.01)。麻醉后48小时Ⅰ组正确反应次数为13.53±3.42次,小于C组16.07±2.79次(P<0.01);主动回避次数为1.27±1.56次,小于C组6.45±4.97次(P<0.01);全天总反应时间Ⅰ组81.93±45.01秒,大于C组59.27±26.37秒(P<0.05)。麻醉后72小时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无差异显著性。三天学会率C组42.86%,Ⅰ组31.58%,Ⅰ组低于C组(P<0.05)。②.两组大鼠尼氏染色后未发现海马组织神经元有变性坏死现象;高倍电镜下可见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基本结构完整,与C组相比较,麻醉结束后24小时Ⅰ组突触后膜致密物质有变薄趋势,突触间隙增宽,这些变化在麻醉结束后72小时恢复正常。③.获得了较满意的双向凝胶电泳胶图,图象分析结果显示C24h组凝胶蛋白质点为906±46,I24h组凝胶为913±51,C72h组凝胶蛋白质点为936±36,I72h组凝胶蛋白质点为928±44。C24h和I24h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7(5/12)个;C72h和I72h组差异蛋白质点共有16(12/4)个,MALDI-TOF-MS分析以后鉴定出22种蛋白质。结论(1).老龄大鼠吸入1.2%异氟醚2小时后早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一现象可能和海马CA3区突触界面结构改变相关,但是麻醉结束后72小时这些变化基本正常。(2).老龄大鼠吸入1.2%异氟醚2小时后24小时海马蛋白质组发生了变化,其中神经元信号传导和突触前膜囊泡释放相关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老龄大鼠异氟醚麻醉后学习记忆功能变化,不过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在麻醉后72小时内都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