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Wiener于40年代提出控制论到现在,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机器人、核电站等各种领域。随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生产过程日趋大型化、复杂化,连续化,其自动化的程度和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但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尤其在某些工程领域中,工艺、设备和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在各种工业场合都有很多应用成果,并且不断出现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重要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论文出现。 该文根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炼油厂蒸馏装置生产过程智能监控与事故预报系统的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对一典型的石化过程工艺和控制中的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对象是广州石化厂常减压(一)装置中的常压B区部分,主要设备有初馏塔、常压塔以及加热炉等。这一装置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工艺的稳定生产及产品质量。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监测和故障预报是殛待解决的问题。 该论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以下有益的结果: 1.该项目采用INTEMOR(INTElligentMonitoringOn-lineReal-timeSystem)软件构造和开发智能监测和事故预报系统,对该装置的运行进行在线监视和事故预警。该系统经调试已初步应用于工业现场,并且成功地预报过工艺过程和设备的异常状况,如对加热炉辐射室温差过大产生报警。 2.其中故障诊断部分采用了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并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具体的做法是采用产生式规则构建知识库,在此基础上针对系统常见的加热炉故障,选取对其影响较大的四个变量作为输入,并定义一个故障参数Y作为输出,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训练。这一方法能弥补基于产生式规则的知识库的某些不足,对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报有一定的作用。 3.另外,该文还选取了在化工行业常用的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为对象,对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研究。该文基于“等价偏差思想”,针对特定的CSTR,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集成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用BP神经网络建立传感器故障模型,对系统的状态和故障参数进行在线估计,然后将故障参数与修正的Bayes分类算法(MB算法)相结合,进行传感器故障在线检测、分离和估计。该集成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对多重传感器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离和估计。由于各种传感器故障对状态估计值影响极小,因此,传感器故障对基于状态估计值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影响极小,使得该控制系统具有容错控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中两个传感器都发生故障时,对浓度设定点的跟踪精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表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系统状态估计准确。同时由于采用状态反馈控制,因此该控制系统具有对传感器故障的容错性。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故障被及时检测出来,其幅值估计也较准确。 最后,该文根据上述结果,总结了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的优缺点,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一点探讨。
其他文献
因地下岩土体变形所引起的滑坡灾害时常发生并对人类社会危害巨大。能否直观反应出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是各类滑坡监测指标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存在滑坡风险的区域进行实时在
电子体温计以其安全、测温灵敏、读数方便等优点逐渐取代了易碎、测温速度慢、剧毒的水银体温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院和家庭等测温场合中。随着其应用程度不断地提高,对其
本文从研究景物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和生物视觉中存在的表面完全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尝试利用深度知觉和表面完全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融合客观上不完善的灰度和双眼视差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交通矢量地图的自动生成过程。对于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栅格地图的矢量化、地理数据库的规划以及地理信息的添加等,均给出了简要的说明。 通过
指纹的不变性和唯一性使指纹识别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身份验证与识别技术之一。在犯罪嫌疑人的识别(AFIS)系统、门禁系统、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考勤等方面有着显著的
随着移动终端、多媒体、Internet网络、通信,图像扫描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图象分辨率,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用软件压缩难以达到实时性要求,而且会带来因传输大量原始图象数据带来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技术应用在智能交通预测方面。基于遗传算法的集成技术利用基学习器的多个版本来解决同一问题,显著的提高了系统的泛化能力。神经网
本论文的工程背景是“烟台市市政养护管理处车辆监控系统”。该系统融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据通讯技术于一体,
  本文对一种用于激光二极管阵列组散热的屋脊式微通道冷却器的设计进行研究,设计过程中引入仿真试验方法,拓宽了稳健设计中试验的概念,使稳健设计中的试验不仅仅是实物试验和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三者的结合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