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竞争,使得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制造费用的比重剧增并多样化,使得制造费用采用单一标准进行分配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要。因此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的出现解决了由于制造费用采用单一分配标准而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分配来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由此形成企业的作业链。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费用,然后按引起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将其分配到产品中去。 作业成本法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的反映。作业成本法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企业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分析,促进企业改进产品的设计,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减少资源消耗,使整个企业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这就是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管理内容。 然而在我国,作业成本法尚处于理论探讨向实际应用过渡的阶段,缺乏作业成本法如何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应用的总结研究,更没有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提供有益的结论。 本论文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现有制造环境入手,首先论述了作业成本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核算程序的进行阐述。 其次,对影响开发作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其对成本管理系统开发的影响。并给出了作业成本系统的逻辑模型、与其它系统的数据联系,并试着给出了作业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最后,结合云南省大型企业云南铜业集团的案例,讨论了铜业集团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