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医案,初步构建升降散结构化数据库,分析其方药配伍规律;并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总结郑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和方药特色,为临床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1.数据挖掘法:收集整理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辨治儿科疾病的门诊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网络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医案,初步构建升降散结构化数据库,分析其方药配伍规律;并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总结郑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和方药特色,为临床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1.数据挖掘法:收集整理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辨治儿科疾病的门诊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网络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疾病、证候、药物及其类别、性味归经频次,选择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为重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组方规律分析和潜在的方药规律探索。2.文献研究法:搜集郑启仲教授已发表的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等,结合数据挖掘结果,对郑启仲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的辨治思路、配伍经验等进行初步整理。3.专家访谈法:就初步研究结果与郑教授进行访谈,通过“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郑教授应用升降散的辨证思维模式、诊疗经验及学术观点。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573个升降散医案,涉及中医证候30个,中药203味。频次排名前十的药物依次为:姜黄、蝉蜕、炒僵蚕、大黄、熟大黄、甘草、连翘、柴胡、黄芩、牡蛎;药物类别主要为清热药、发散风热药和平肝息风药;以寒、温性及苦、辛、甘味药物使用较多,主要入肝、肺、脾、胃经。2.腺样体肥大(小儿鼾症)的辨证分型包括痰热蕴结证、气滞痰凝证和痰瘀互结证,运用升降散辨治的核心因素为痰、热、瘀。纳入89首处方,涉及中药110味,前十位依次是姜黄、蝉蜕、炒僵蚕、猫爪草、熟大黄、玄参、浙贝母、牡蛎、辛夷、连翘。共得出17条关联规则、12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组潜在新方。3.扁桃体炎(小儿乳蛾)的辨证分型包括肺胃郁热证和胃火炽盛证,运用升降散辨治的核心因素为肺热或胃热。纳入84首处方,涉及中药94味,前十位依次是姜黄、蝉蜕、炒僵蚕、玄参、连翘、大黄、败酱草、金银花、黄芩、浙贝母。共得出13条关联规则、12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组潜在新方。4.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的辨证分型为积热内蕴证,运用升降散辨治的核心因素为湿热和食热。纳入44首处方,涉及中药87味,前十位依次是姜黄、蝉蜕、炒僵蚕、熟大黄、防风、黄芪、炒白术、栀子、淡豆豉、大黄。共得出14条关联规则、12组核心药物组合和6个潜在新方。5.慢性鼻窦炎(鼻渊)的辨证分型包括痰热郁肺证和胆腑郁热证,运用升降散辨治的核心因素为痰、热。纳入30首处方,涉及中药71味,前十位依次是姜黄、蝉蜕、炒僵蚕、辛夷、苍耳子、熟大黄、大黄、败酱草、连翘、黄芩。共得出14条关联规则、10个核心药物组合和5组潜在新方。结论:郑启仲教授辨证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整体以调畅气机,恢复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为指导思想;临证注重燮理木土、疏肝利胆、祛除痰瘀、宣发郁热;组方精专简练;用药气轻味薄,以清泄、宣发、条达为主,降泄、坚阴、和中为辅。强调升清降浊,以恢复气机的和谐运行。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艾滋病腹泻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泻痢康胶囊通过调节艾滋病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来发挥其临床疗效的潜在机制。方法:1.对符合标准的60例病例进行分组,20例艾滋病腹泻患者为HIV/AIDS腹泻组,20例艾滋病感染无明显症状者为HIV/AIDS无腹泻组,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每组患者的粪便,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别检测每组的肠道菌群组成。2.对20例艾滋病腹泻患者给
目的:对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医案进行统计分析,系统挖掘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症状、辨证分型、治则治法、用药规律、舌象、脉象等内容。对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够传承中医学术思想,为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文献,筛选出乳腺癌术后巩固期的医案,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建立医案数据库,使用频数统
文本细读必须建立于文学经典之上。整体把握与独特的解读视角,解读文本中语词的运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及词语背后的意味,分析文本的谋篇布局及结构,感受文本的语境、情调和气氛,是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文本细读必须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一是开放性教学;二是互文性教学;三是互动性教学。这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目的:通过对“法于阴阳”理论的深入研究,剖析其中蕴含的养生思想,挖掘其对养生的指导价值,使养生实践回归经典。方法: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查找有关“法于阴阳”的古代文献,结合《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学理论的相关论述,梳理后世对“法于阴阳”理论的继承与应用,最后归纳出“法于阴阳”所具有的养生原则。结果:1“法于阴阳”理论来源于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哲学认识中的阴阳之理是宇宙间万物的生存法则。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
目的:基于“Lantern5.0”软件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所收集的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医案及经验进行分析,挖掘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可量化的指导,以提升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为来源,参考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名医医案及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方对老年抑郁症模型小鼠五脏组织CREB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医五脏整体观探索补肾疏肝方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SAMP8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老年抑郁症模型组(Model)、补肾疏肝方高剂量组(High)、补肾疏肝方中剂量组(Middle)、补肾疏肝方低剂量组(Low)、氟西汀组(Fluoxetine),每组8只。
吕承全教授是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育、临床及科研工作六十余年,擅长辨治中医内、妇、儿科,尤其对肾脏疾病的诊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以理论探究与临床文献的整理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具体收集整理吕承全教授的论文论著、医案医话、临床病例,并且结合以往论述吕承全教授治疗肾脏疾病临床经验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历代医家有关诊治肾脏疾病的理论特点,辨治思路和遣方用药经验的论文论著,通过
目的:明代是《伤寒论》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本研究选择了现存明代伤寒类著作为研究对象,对现存明代伤寒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学术特点进行研究,并考证其学术源流,理清学术传承脉络,探析明代伤寒类著作传承的特点及规律,以期更好地传承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以及历代医家的宝贵诊疗经验,为现代临床深入研究张仲景学术经验提供借鉴。方法:(1)文献学研究法:对文献的检索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等,构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
目的:明确中医诊治内伤发热的理论渊源,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Computer System,简称TCMICS),对徐立然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的门诊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徐立然教授治疗内伤发热的用药规律,为内伤发热的辨治提供思路与参考,促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中医古籍、文献,归纳中
<正>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将继续引发一系列普遍和持久的问题,而企业正在寻求如何依据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以最佳方式保留、访问、发现和最终删除内容。大数据正在困扰着从IT到法律部门等各个利益相关方。据IDC统计,2010年,全球共生成了超过1泽字节(ZB)或100万拍字节(PB)的数据。2014年,预计该数字将增长至每年72ZB,其中一部分来自机器生成的数据。随着程序化贸易与金融交易系统以及智能电表和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