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记录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组应用前列腺素E1,对照组未用此药,余诊治方案两组患者相同。目的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降至正常的时间。为指导临床急性胰腺炎改善微循环治疗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80例(男性52例,女性28例)轻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实验组平均年龄为(49.61±19.1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2.14±15.59)岁。AP的诊断标准:临床上符合以下三项特征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AP。(1)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散);(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3倍正常上限值;(3)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胰腺炎的分级诊断包括轻度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重度AP(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SAP)。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轻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需符合以下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1)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2)年龄大于18岁。排除标准:(1)对前列腺素药物过敏者;(2)孕妇及哺乳期者;(3)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血液、免疫等基础疾病以及精神病者;(4)由于创伤、手术、肿瘤以及ERCP/ES所致者;(5)入院前已经使用过前列腺素制剂者;(6)有青光眼或者眼压过高病史者。实验组应用前列腺素E1,对照组未用此药。对照组:给予药物综合治疗,禁食水、止痛、生命体征监护、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静脉营养:氨基酸、维生素、谷氨酰胺;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抑酸、抑制胰腺分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前列腺素E1,商品名凯时(北京泰德制药),10ug/d,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腹水淀粉酶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淀粉酶、脂肪酶、PTC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实验组小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前列腺素E1可以有效的改善急性胰腺炎的恢复进程。结论:前列腺素E1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合成血浆血栓素A2,改善胰腺微循环,同时PGE1可抑制多种内源性刺激引起的胰腺分泌功能,保护细胞及细胞器稳定性,防止胰腺溶酶体内多种消化酶释放,阻止胰腺溶酶体的溶解破坏。进而对控制AP病情发展有积极作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