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IPH)的发生率可高达74%,老年患者更易发生IPH。IPH可影响凝血功能、造成麻醉苏醒延迟、引起术后寒战、增加术后感染和心脏不良事件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对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如何加强围术期体温管理,降低IPH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促进术后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IPH)的发生率可高达74%,老年患者更易发生IPH。IPH可影响凝血功能、造成麻醉苏醒延迟、引起术后寒战、增加术后感染和心脏不良事件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对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如何加强围术期体温管理,降低IPH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是此类患者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假设: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保温策略(充气加温毯联合常规保温策略)较常规保温策略更有利于降低IPH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筛选符合标准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年龄65~75岁,BMI 18.5~28 kg/m2,ASA分级II或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综合保温组(Multi-strategies warming treatment group,MWT组)和常规保温组(Conventional warming treatment group,CWT组),每组各35例。CWT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常规保温策略,包括围术期监测核心体温,使用人工鼻、循环水温毯、及时被服覆盖、加温液体、调节室温。MWT组患者给予综合保温策略,即在常规保温策略基础上,麻醉诱导前使用充气加温毯(38℃)预保温≥20 min;术中持续使用充气加温毯(冷风或38℃)维持正常体温及术毕加强保温。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核心温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术后寒战、术后躁动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评估术前、术后1 d、3 d、7d整体恢复质量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首次排便、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入室体温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核心温度均有所下降;与CWT组比较,MWT组术中各时点核心体温明显升高;MWT组术中平均最低体温值明显高于CWT组(36.23℃vs 35.89℃)且术中体温下降的幅度较小(0.32℃vs 0.69℃);与CWT组比较,MWT组IPH、术后寒战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5.7%vs 22.8%,2.8%vs 28.6%及5.7%vs 31.4%);与CWT组比较,MWT组患者麻醉苏醒较快(12.8 min vs 17.1 min),术后满意度明显增加;与CWT组比较,MWT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及住院时长均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亦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其他并发症无明显差别;与CWT组比较,MWT组术后1 d整体恢复质量优良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3 d、7 d整体恢复质量及认知功能恢复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保温策略较常规保温策略更有利于降低IPH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寒战和术后躁动,提高术后1 d整体恢复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且对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优化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应用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2018年01月-2019年6月就诊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患者采用ERAS优化方案(实验组)。常规康复治疗组共纳入研究对象29例,平均年龄63.65±8.
目的研究电子膀胱软镜及窄带光谱成像技术(NBI)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并初步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先行普通白光(WLI)膀胱镜检查,后行NBI电子膀胱软镜检查;B组患者行WLI膀胱镜检查后,再次进行WLI膀胱镜检查。前后两次膀胱镜检查分别由2名同等操作熟练程度的且具
目的:初步探讨miR-519d-3p对LX-2细胞株生物学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1.将miR-519d-3p分子模拟剂(miR-519d-3p mimics)、抑制剂(miR-519d-3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物(mimics NC、inhibitor NC)转染LX-2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NA-519d-3p在转染后LX-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2.利用实时定量PCR和
目的运用OLIF手术间接减压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腰椎管狭窄症,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术后分析轻中重三组患者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评分,对比三组患者经OLIF手术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同时分析三组患者术中SEP变化与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说明术中SEP监测对于O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探索OLIF指导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桡动脉与足背动脉有创血压的相关性,一致性,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为临床应用足背动脉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开颅手术患者20例,所有入选患者入室后同时监测同侧桡动脉(RA)和足背动脉(DPA)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采集气管插管前5min至气管插管后5min的血压数据,每10s采集一次。同一时间采集
目的了解急诊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点;并寻找急诊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份至2020年10月份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及非血流感染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诊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满意度高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满意度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通过电话,门诊及视频电话等方式随访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利用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年龄、性别、慢性疾病、膝骨关节炎指数(K-L)、学历水平、身体质量指数(BMI)、病史持续时间、单双侧、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状态下子代神经管发育过程中fos与瘦素-瘦素受体作用机制研究及其对子代神经管发育的影响。方法1.利用课题组基因鉴定技术获取4周龄Mex3c+/-雌鼠为负能量状态(Mex3c组,n=30);将4周龄60只野生型雌鼠,一组给与高脂饲料为正能量状态(HFD组,n=30);一组给与普通饲料为对照组(Control组,n=30)全部饲养至14周龄。雌雄鼠按3:1合笼配对后,分别获得E10.5
目的研究输血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并分析TKA围术期异体输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TKA患者的病例资料,入选患者912例,年龄>18岁,ASA分级II~III级。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T组,n=231)和未输血组(NT组,n=681)。主要观察两组患者T
目的:通过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肿瘤特征、血清炎性指标、凝血及肝功能等血清指标进行分析,预测术前肝细胞癌微血管癌栓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且符合本研究的15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体重指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