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烧伤休克是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呈现的影响全程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征,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小儿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一般认为烧伤休克是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结果,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未能找到阻断烧伤休克发生机制以及降低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液体疗法依然是帮助重度烧伤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的主要方法。补液量主要依靠各种补液公式进行估计,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各种补液公式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体液丢失量与烧伤面积及患者体重成正相关的基础之上,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由于临床指标的滞后性以及调整的盲目性,常常出现补液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导致水肿或者休克的发生。有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对近年来本单位收治的平稳度过休克期的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其休克期补液的情况,对影响休克期补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指导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量的调整提供借鉴。【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的情况,对影响休克期补液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例与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和珠江医院烧伤科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6年期间,烧伤面积大于50%体表面积并符合纳入条件的住院病历117份。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烧伤原因、面积、深度等)、休克期补液情况、检验检查结果、休克期其他治疗情况等进行收集整理。对休克期实际补液量与国内通用公式预计补液量进行比较,并考察烧伤总面积、Ⅲ°烧伤面积、患者体重、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以及休克期不同治疗方法对平均补液量是否存在影响。采用SPSS13.0软件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际补液量与公式预计补液量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连续型变量与平均补液量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前予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结果】1.本组117例休克期各液体成分平均补液量均高于按照国内通用烧伤补液公式预计补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烧伤总面积(x1)、Ⅲ°烧伤面积(x2)、患者体重(x4)对休克期平均补液总量(y)有显著性影响(r2=0.804,P=0.000),回归方程为:y=5.577—0.015x1+0.021x2—0.017x4,进行方差分析假设检验:F=154.138,P=0.000,方程有统计学意义。3.吸入性损伤程度对补液量的影响:单纯烧伤组(n=54)、轻度组(n=24)、中度组(n=24)与重度组(n=15)第一个24h平均晶体量(F=8.108,P=0.000)、第一个24h平均胶体量(F=4.306,P=0.006)以及第二个24h平均胶体量(F=3.712,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气管切开对补液量的影响:气管切开组(n=41)第一个24h平均晶体量(T=3.822,P=0.000)及第一个24h平均胶体量(T=2.317,P=0.022)多于非气管切开组(n=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休克期创面处理方式对补液量的影响:暴露治疗组(n=49)第一个24h平均晶体量(T=3.522,P=0.001)及第二个24h平均晶体量(T=2.122,P=0.036)多于包扎治疗组(n=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对于烧伤面积大于50%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本组休克期补液量多于国内通用公式估计量;2.Ⅲ°烧伤面积与休克期平均补液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体重及烧伤总面积与休克期平均补液量为负相关;3.伴有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烧伤患者应根据吸入性损伤程度避开渗出高峰于伤后第二个24h增加复苏液中胶体的比例,而总体补液量根据体表面积预算,不必刻意增加或限制液体补入量;4.休克期采用暴露治疗患者自创面水分丢失多于包扎治疗患者,其电解质的补充应予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