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4,4’,6,6’-四甲基-2,2’-联嘧啶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光谱性质。以4,4’,6,6’-四甲基-2, 2’-联嘧啶为配体,分别与Zn(Ⅱ)盐、Co(Ⅱ)盐、Ni(Ⅱ)盐、Cd(Ⅱ)盐、Pb(Ⅲ)盐反应,获得了11个新的配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及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ZnCl2、Zn(ClO4)2分别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了形成了单核配合物;CoCl2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了单核和双核两种配合物,Co(Ac)2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只形成了双核配合物;NiCl2、Ni(Ac)2、Ni(NO3)2分别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了双核配合物;Cd(Ac)2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了双核配合物,Cd(ClO4)2和Pb(NO3)3分别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了配位聚合物。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紫外和荧光性质,但配体和配合物的谱学性质相差不大。以4,4’,6,6’-四甲基-2,2’-联嘧啶为原料,分别与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1,3,5-苯三酚、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反应,获得了13个超分子化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这些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通过O—H···O、O—H···N氢键作用,硝基酚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的结构比较简单,都只是两个或三个分子组成的小片段;邻苯二酚、间苯二酚、1,3,5-苯三酚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的是一维链状结构,对苯二酚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的是二维平面结构;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形成的是一维链状结构,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与4,4’,6,6’-四甲基-2,2’-联嘧啶的组装方式与对苯二酚的组装方式较为类似。其次,还研究了弱相互作用在超分子体系组装时的作用。由强氢键作用形成的一维或二维结构通过C—H···O、C—H···π、π-π等弱相互作用进一步组装,形成二维或者三维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