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以原作为中心,译者的存在一直被忽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身份得以凸显。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伯特·埃斯卡皮提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而目的论的出现,为译者创造叛逆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论认为,在翻泽活动中,译者是根据翻译目的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采取的具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正是译者创造性的具体表现,而目的论的这一观点正是表明翻译目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创造性的发挥。近年来,译者的主体性、创造叛逆性的研究一般从宏观角度进行,同时也从微观个案入手。本文作者认为,正式通过对某一翻译家在实例中的创造性做具体微观的分析,将个案分析与宏观理论相结合,才更好地推动了译者创造性理论的发展。从宏观角度看,翻译发起者,译者本身还有读者等因素影响译者创造性的发挥;从微观角度入手,译者创造性主要体现为译本中表现出的具体翻译策略。
做为一位倍受国外读者欢迎的中国翻译家,林语堂通过编译的形式,将《论语》这一中国儒家经典哲学著作通俗地译介到西方。他的译本在西方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正是他发挥创造性的结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林语堂《论语》英译本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译者林语常的创造性是如何体现的。宏观上,从林语堂对原文本、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三方面,分析其创造性如何产生的。微观上,从林语堂采用的具体的翻译方法来分析其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然而译者是创造性与受限性的统一,在发挥创造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受限性因素主要分为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是指译者本身的语言能力及对原语言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掌握程度;外部限制因素主要来自原文本,译入语读者还有译入语文化等。本文也将根据目的论对译者受限性因素的研究,尝试对林语堂在《论语》英译中的如何受限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