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坟墓》中庇隆形象的重新建构 ——从隐性叙事进程角度分析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w_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瓦托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英雄与坟墓》因其主题意义丰富、叙述方式多变而备受关注。受小说复杂的结构布局影响,现有研究大致呈两个走向:聚焦于马丁和亚历杭德拉的爱情主线;或聚焦于费尔南多《关于瞎子的报告》这一独立章节,这导致已得结论中的主题意义呈现出割裂的状态。本文尝试从申丹提出的“隐性叙事进程”角度出发,将研究重心从显性情节转移至隐性情节,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看似与主线无关的文本加以考量,探讨两条情节线背后共同的隐性主题。本文将分别围绕两条情节线背后的隐性进程而展开:费尔南多情节线、马丁亚历杭德拉情节线。我们发现,贯穿两条情节线的除了显性情节中作者对存在、人性、社会问题的思考,还有隐性进程里对庇隆及其产物庇隆主义的重新建构。经分析,庇隆在小说中的化身疯人费尔南多不仅表现出其阴暗的一面、也表现了其值得称赞的一面,萨瓦托借此隐晦地赞扬了这一独裁者的部分做法;与此同时,在马丁的故事线背后,作家将目光投置于人民群众,试图客观地重现不同社会阶层对庇隆主义的评价,结果表明,评价褒贬不一,其中不乏对其的肯定。这与批评界的共识——萨瓦托憎恶庇隆——是相悖的。两条毫不相干的情节线因此获得了隐性的关联,并表达出与显性情节呈颠覆状态的主题意义。
其他文献
语录体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用于摘录或记录个人言论,在文体上注重只言片语的记述,具有短小精悍,不重文采,不受篇章结构限制,也不讲求内容和语境联系等特点。因其特殊的文体形式,语录体翻译具有其他类别翻译所不具有的特性。《写给辅导员的话》由一位从事辅导员工作30多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的高校辅导员所撰写。全书采用语录体的形式,以不同的主题,分门别类地记述了这位辅导员的工作话语。全书共有130个主题,包括爱国
在能源需求增加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的双重压力下,能源供给逐渐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上。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开发利用是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但因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原料收集困难、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在现实中未得到快速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依据广东省的调查结果,从原料供给这一角度,分析林农参与供给意愿和影响因素,以此达到厘清林
在十七世纪蒙古文历史文献中《黄金史纲》、罗卜桑丹津《黄金史》、《蒙古源流》、《大黄册》、《阿萨拉克齐史》等五部文献在蒙古学界被誉为五部经典历史文献。一直以来,前人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五部文献进行了研究。然而,在该五部文献语言方面的研究尽管出现一些成果,有了较大程度的进展,但其词汇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文献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词研究仍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系统而深入的探究。十七世纪蒙古文献复合词的研究不仅在
本文论述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媒体影像中“微影像”给人类交流方式带来的改变。新媒体之所以“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旧”而言的,从媒体这个概念的诞生和发展来看,在媒体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于传统的新媒体不断地涌现出来。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飞速发展,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影像传播的平台,同时催生了影像创作的新形式,如微影像。这种新的影像形式是新媒体语境之下新的产物。现
近年来,学习外语的人数随全球化因素逐渐攀升,与之伴随的是学员构成的多样化和其文化背景的复杂化。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材、教学模式、学生个性需求和文化特征需通盘考虑,因而对外语教科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也在增加。以往,我们偏爱使用通用教材,其所依托的教学模式也相对单一。而在如今的新局势中,这种固化的方式对于适应多变的外语教学形势变得愈发困难。本文探讨的主题使我们有机会思考课堂上所使用的教材和所开展的
在当代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以王丹红、李博禅等为代表的青年作曲家们正在崛起,近年来他们的音乐创作不断丰富了当代民族器乐的各种题材。本文选取了王丹红的琵琶作品《云想花想》和《梦入江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琵琶专业演奏角度对两部作品的演奏技法运用和音乐表达进行分析,进而对王丹红琵琶技法运用的表现与意图予以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云想花想》作品标题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1)。作品充分将传
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企业常常将地缘政治风险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贸易往来大幅增加,当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时,国际资本和贸易条件的相应波动往往会导致汇率市场变化。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事件非预期性特征,本文利用TVP-SV-VAR模型时变参数和随机方差的特性,较好地拟合风险事件冲击下参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对不同市场汇率收益率的影响,最后总结探
吉剧是以二人转为母体,在吸收东北民间音乐,以及京剧、评剧等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孕育而成的吉林特色剧种。在产生的六十余年时间里,吉剧经历了创生期和发展期,也经历了受文化浪潮影响的衰落期,但吉剧在秉承“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思想指导下,能够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与时俱进,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吸收更多的创新元素,从根本上保证了吉剧的本源魅力,也完成了改革中的华丽转身。本文就吉剧所处的地域文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规定学习者“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语言教育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共同诉求。因此,语言学习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知识学习观,从而转变成使学习者获得实际环境中由各种主题驱动的交流能力。而语法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引起了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
这部作品原是哈恰图良为小提琴创作的曲目,长笛演奏家让·皮埃尔·兰帕尔经哈恰图良授权,把该作品移植到了长笛上,令人耳目一新,时至今日仍深受众多长笛演奏者的喜爱,因其极高的难度与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了音乐会中极具挑战的曲目。为了演奏者更准确地去演奏这类作品,笔者从作曲家生平与作品背景、第一乐章曲式简析与演奏技术难点刨析、从长笛与小提琴的分谱谱面比较中探究移植方法与意义这几个层面展开,希望能给长笛演奏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