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多数证据表明转座子增殖是节肢动物基因组大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昆虫中,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基因组大小与转座因子的数量呈强烈的正相关。直翅目作为昆虫纲中基因组增大的类群,但由于缺乏数据,直翅目基因组大小及重复序列组成特征很少系统地研究过。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直翅目Orthoptera,剑角蝗科Acrididae,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直翅目锥头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证据表明转座子增殖是节肢动物基因组大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昆虫中,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基因组大小与转座因子的数量呈强烈的正相关。直翅目作为昆虫纲中基因组增大的类群,但由于缺乏数据,直翅目基因组大小及重复序列组成特征很少系统地研究过。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直翅目Orthoptera,剑角蝗科Acrididae,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直翅目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两种蝗虫。目前,对于两物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态、线粒体基因组及转录组等方面,其基因组大小以及重复序列含量、类型及其染色体定位等相关研究还未报道。本研究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蝗虫基因组大小的基础上,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中华剑角蝗和短额负蝗进行了基因组DNA的随机测序,并使用RepeatExplorer对两物种的重复序列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部分卫星DNA序列的染色体进行了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中华剑角蝗与短额负蝗基因组大小分析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以东亚飞蝗作为内部标准,中华剑角蝗雌性基因组大小为11.24 pg,雄性为10.64 pg;短额负蝗雌性基因组大小为8.21 pg,雄性为7.55 pg。且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应该与蝗虫XO/XX性染色体决定机制有关。(2)中华剑角蝗与短额负蝗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RepeatExplorer对NGS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剑角蝗与短额负蝗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含量分别为59.54%与47.77%。均检测出rDNA、satellite、LTR/Bel-Pao、LTR/Ty1copia、LTR/Ty3gypsy、Penelope、LINE、Subclass1/TIR、Subclass2/Maverick和Subclass2/Helitron共10种不同类型的重复序列。中华尖角蝗中,逆转录转座子占其基因组的34.49%,在此之中,含量最高的是LINE,占基因组的17.67%;串联重复序列(包含卫星DNA和rDNA)的含量占比为5.11%;DNA转座子的含量较低,仅占基因组的2.94%。短额负蝗中,逆转录反转录转座子占其基因组的22.77%,其中LINE的比例达到了 12.16%;串联重复序列占比为10.10%;DNA转座子占比也是最少,仅占2.01%。(3)中华剑角蝗与短额负蝗重复序列比较分析中华剑角蝗与短额负蝗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显示,两物种中仅有约八分之一的簇代表了共享的重复序列,且其在数量上有所差异。主要包含LINE、卫星DNA和小部分Penelope及45SrDNA。而大部分簇表示特定于单个物种的重复序列,包括LTR/Ty3gypsy及Subclass2/Maverick等多种重复序列。此外,对两物种LTR进行系统发育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物种LTR的不同家族归属于不同分支。(4)中华剑角蝗与短额负蝗基因组卫星DNA的染色体定位在中华剑角蝗中2种卫星DNA杂交位点于染色体上的分布定位不同,两个探针信号同时于M4和M6染色体中出现;短额负蝗中3种卫星DNA杂交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也各不相同,三个探针信号均出现于L1染色体上,此外,SatD2杂交信号还出现在X性染色体上。由上述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中华剑角蝗和短额负蝗都具有增大的基因组,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含量较高,分别为59.54%和47.77%。利用流式细胞术、高通量低覆盖度(0.1-0.5×)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揭示蝗虫超大基因组的大小和重复序列组成特征。
其他文献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将个人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在无第三方参与下服务器再根据用户需求对信号进行安全处理。保护信息免受恶意攻击以及确保信息的隐秘性均需要借助加密这一强有力工具。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加密下信号处理的关注日益增长。加密域的信号处理从信号的安全性出发,对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变换运算后,再将信号应用于识别、检测等方面中,例如水印信号的嵌入与提取,图像信号
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习者行为是当前智能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时序动作检测可以自动地判别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效果评价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室内教学视频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准确地定位动作的起止时间,并识别出相应的动作类别。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包括:(1)在目前THUMOS 2014、ActivityNet等公开视频数据集的基准上,借鉴其构建大规模视频数
目的:对徒手空肠管置管技术进行改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本院ICU、神经外科重症危重症困难置管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改良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技术,改良组采用改良置管技术,均进行徒手盲插空肠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心率变异率、血压变异率、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结果:改良组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中药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作为我国常见的传统大宗中药材,以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入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为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最新研究发现黄芩苷能够有效抑制新冠病毒(COVID-19)复制。近年来,关于黄芩的研究逐年增长,但对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的代谢调控研究鲜有报道。R2R3-MYB转录因子是高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是一种传统的药用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炎症和心绞痛等多种疾病。酚酸类化合物和丹参酮类化合物是丹参两类主要代谢物。丹参作为药用模式植物之一,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由于丹参体内药用活性成分积累较少,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丹参中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LBD(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
语言表达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清晰洪亮的嗓音是顺畅交流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用嗓行为,如大声吼叫、过度用嗓等,这些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嗓音健康,轻则使嗓音出现不正常的音调和音质,重则使声带发声紊乱并出现器质性病变,患上嗓音疾病。通常,嗓音疾病的早期轻症难以引起患者重视,只有疾病十分严重时患者才会选择就诊,而目前嗓音疾病的诊断方式,主要是将可视化设备深入患者喉部观察具体情况
金属纳米粒子被广泛用于构建纳米载体,其中银纳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因具有较高膜穿透性、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活性成分载体和疾病治疗诊断等领域。已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粒子负载黄酮类化合物可提高后者生物利用率和功能活性。异荭草素(3’,4’,5,7-四羟基黄酮-6-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orientin,Iso)是一种存在于食物中的天然
黄芪注射液是临床常用中药制剂,黄芪氯化钠注射液是在黄芪注射液的处方基础上,按照方便临床需要,研制的大容量注射剂。国内目前尚无黄芪大容量注射剂品种获准上市。黄芪氯化钠注射液中黄芪为主要成分,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黄芪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心血管有正性肌力作用,对缺血和缺氧心肌及病毒感染的心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对血压和血糖具有较强调节作用等。药包材系指直接与药品相接触的药用级别的包装材料。药包材作为药
与三相电机相比,五相电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小的相电流,低转矩脉动,最为显著的是容错性能的提升。但是,更多的相数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挑战,例如高计算复杂度以及存在两个需要同步控制的子空间。然而,故障的发生会大大降低电机的运行性能,因此容错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先进控制策略,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具有概念简单、动态响应快等优点。然而,无论是正常还是容错运行,对于多相电机的高性能
水苏糖是豆类等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还原性功能性低聚糖。相关研究表明,水苏糖能够高选择性促进双歧杆菌增殖,靶向性改善肠道健康。为验证小肠上皮细胞分泌的microRNA是否参与了水苏糖调节肠道菌群这一过程,本研究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和Small RNA测序技术系统考察水苏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小肠microRNA表达的影响,筛选水苏糖干预诱导的丰度显著改变的肠道细菌和表达量显著改变的mic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