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元素在中国画中的表现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wzc2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之后,在中西融合的文化大背景下,中国绘画受西方绘画影响,审美观念及表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部分人坚持走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之路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开始探索并发展走中西合璧之路。随着西方文化不断融入中国,西方的绘画元素及其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画家们的视野,光影作为西方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法和绘画技法,渐渐被中国画家重视并引入中国画创作中。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将中国古代画论中有关光影的记录以及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有关光影的应用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其次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了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等20世纪早期受西方绘画光影影响的代表性画家的中国画作品,研究了西方绘画中的光影元素对中国现代绘画较为早期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当代画家例如田黎明、卢禹舜、李魁正、陈辉等人将光影元素在中国画中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升华,总结出中国画家重视并积极发展光影元素对笔者的启发。最后,笔者结合自己的毕业创作,论述了光影元素在本人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与实践,希望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表现,探索光影元素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更多可能性,拓展中国画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纱灯画依托于灯节、灯会而存在,汇集了百姓的民俗观念而成,是人们集体观念意识的表现。传统河口元宵灯会上悬挂纱灯画是一种群体性的民俗活动,是一种群体性的精神创作,它体现的是甘肃河口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论文作者走访了当地曾亲眼见过传统甘肃河口纱灯画的老人们,收集并整理了相关的口述资料,在查阅地方县志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珍贵图片资料,对甘肃河口纱灯画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介绍了甘肃河口
学位
20世纪初,在我国战争频发的社会背景下,美术创作的表现也受到了影响,此时创作的写意画中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萧龙士就是此时代下发展起来的代表性美术家与教育家,也是龙城画派的旗手与江淮大写意画派的开创者。他跨越了两个时代,其写意画在安徽乃至全国画坛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厚重的笔墨在浓郁的书卷气息与乡土气息的写意画作品中尤为突出。他的写意画中忧国忧民的创作内涵不断影响着历来的绘画创作者。本文以萧龙士写意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摘掉了曾经“东亚病夫”的耻辱,重振“亚洲雄风”,人民也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空气环境造成了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能更好的治理空气污染问题,把握空气质量的发展走向是必须的。在人们对空气质量研究的进程中,发展出了空气质量指数这一概念。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是人为创造的用来反映空气质
学位
胶皮玩偶作为一种人形玩偶,是玩具类里的一个重要分类。其造型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全新的造型艺术,其受众横跨多个年龄阶段而且遍布全球,多年来依然保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其中蕴含的艺术特色与美学特征值得去深入研究。同时胶皮玩偶的造型手法在玩偶整体形象设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提升玩偶的美学价值,更体现商业化的特性,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本文对胶
学位
外销水彩画从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止,历时一百多年,内容以飞鸟虫鱼、果蔬花卉、建筑陈设、园林宅第、港口风景、人物肖像、街市百业、生活风俗等反映广州市井百态为主,其画面写实性很高,在摄影技术发明和普及之前,这种吸纳了西方写实技法创作出来的绘画是记录中国社会场景、风土人情的重要媒介和图像史料。本文以18-19世纪的广州外销水彩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和整理相关文献作为理论依据,阐释西欧艺术进入中国
学位
清代宫廷画珐琅艺术作品是中国古代陶瓷绘画艺术发展至顶峰的产物,也是清代宫廷艺术与釉上彩的完美交汇。它的出现不仅创新了我国陶瓷工艺的种类和发展,还是国内外瓷器市场中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们难求的天价艺术藏品,具备垄断性、奢侈性、不可复制性以及极高的市场价值。由于其制作成本昂贵、烧造水平高超和拥有不朽的艺术地位,也被人们贴切地比作“彩瓷皇后”和“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由此可见,整理和归纳遗存的清代宫廷画
学位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随后电视文化在中国文化传播推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历史人文专题片逐渐走上了中国影视的舞台,成为电视专题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了讲述历史、传承文化等专业功能,并且更加直观、立体、深入地满足观众对于历史人文领域的电视艺术需求。目前学界多认为中国王朝历史从夏朝开始,而影视界围绕此时期创作的作品中,关于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影视专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更加注重绿色转型发展。绿色转型不只是某个产业的任务,而是需要整个城市做到协调配合,因此本文依据城市代谢理论和绿色发展理论,将城市作为研究主体,寻求其在经济、环境以及福利等方面的平衡。跟据这样的背景和相关理论的支撑下,本文选取全国264个城市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数据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7年。首先,采用以土地面积、劳动力、投资、水、能源为投入指标,以地区生产
学位
数字经济基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繁荣,也改善了民生福祉,然而其催生的在线广告、云计算等新型商业模式,对税收管辖权的划分带来了挑战,而税收管辖权的划分是否合理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税收分配是否公平。数字经济下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改革是国际税收格局转换的焦点之一,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为:传统的税收管辖权划分规则已不完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的流动性、
学位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目前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黄河上游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源头区域,经济水平低、资源供给不足和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长期存在,面临着既要生态保护又要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环境规制是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规制方案约束不规范的环境行为,从而影响黄河上游城市发展的绿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