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烟草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起步较早,但发展较缓慢,目前生产用当家烤烟品种全部为常规品种,杂交种并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加强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按NCⅡ设计,利用3个烤烟胞质雄性不育系和4个国内推广烤烟品种组配12个杂种,系统分析了烤烟杂种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烟叶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进行烤烟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试图利用RAPD标记对48份烟草种质资源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并根据RAPD遗传距离和杂种苗期的生理性状与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探讨烟草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种性状的杂种优势普遍存在,说明通过杂种优势利用,可以达到改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目的;组合MsYZ206-9×云烟87和MsYZ216-1×云烟87具有较突出的综合表现,可能具有较好的生产利用潜力。2、烤烟不同性状受到多种遗传效应控制。经济性状产量、上等烟和上中等烟,农艺性状株高、叶长、叶宽和叶长宽比,品质性状上部烟叶总糖、总氮、氯和钾氯比,中部叶烟碱、总氮、氯、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下部叶总糖、烟碱、总氮、氯和糖碱比以显性效应为主,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经济性状均价、产值和级指,农艺性状有效叶、茎围、节距和单叶重,烟叶品质性状上部烟叶烟碱和糖碱比同时受较高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控制,既可在杂种优势利用上发掘这些性状显性效应的潜力,又可以在常规杂交育种上通过世代选择加以积累和固定;上部烟叶氮碱比和氧化钾,中部叶总糖和下部叶钾以加性效应为主,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可能不大;烤烟性状(如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可能存在较大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环境条件可能对烤烟杂种优势表现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烤烟某个杂交组合的考察必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充分考虑目标性状的综合表现、杂种优势表现及其优势稳定性,才能全面评价杂交组合的优劣和利用价值。3、烤烟有些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大田期利用农艺性状对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间接选择和同步改良是可行的;成对性状间可能存在显性主效应×环境互作相关,环境条件可能对杂种成对性状的间接选择和同步改良效果可能有较大影响,因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时进行成对性状间的联合选择,同步改良效果可能会更好。4、16个RAPD随机引物扩增的谱带范围在3~17之间,每个引物平均获得10.4个扩增位点,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为8.2个,平均多态捡出率为78.9%;利用RAPD技术将48份烟草品种被分成6类,基本揭示了烟草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和地域关系,但大多数品种的遗传距离集中在0.2~0.4,说明参试材料的遗传基础较狭窄。5、RAPD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的表型平均值、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和显性主效应间显著负向相关,可以预测产量杂种优势潜力大小;成苗期叶片Chla/b和SOD活性可作为烤烟杂种部分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优势组合选择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扩张规模、规避风险的战略选择。自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以来,多元化经营战略逐步发
当法律实证主义对某个法律争议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时,法律是应从哲学还是应从科学获得指导?波斯纳的回答是,应从科学获得指导。从这一主旨出发,波斯纳秉承霍姆斯法律和道
过去的20年间,我国开展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实现了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实现公路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轿车行业,价格水分在短时间内被不断挤出,整车系统及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在急速提升,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控制都在激烈的轿车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每个轿车
口蹄疫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此病目前在易感动物群中,传播速度极快,污染范围极广。以幼畜的危害最大,成年牦牛多数为良性经过。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口蹄疫已被
患儿男,3岁,因牙列缺失于2009-12月来我院就诊。查体:患儿神智呆板,语言表达能力极差,头发稀疏,色泽淡黄无眉毛,两眼对视,双侧耳廓畸形(图1)。全口牙列缺失。全口曲面断层片示,
目的分析肥厚型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s,PWS)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以期为改善该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接受过激光治疗的肥厚型PWS患者的面部MRI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 研究压力大小可控的培养系统,以实现组织工程化生物膜的动态培养。方法 根据帕斯卡定律的基本原理,设计培养基压力的控制方法,建立由培养皿、蠕动泵、压力控制模块、主控器
测试数据不完备和测试噪声的存在,使得系统辨识法及损伤指标法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当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结构损伤识别问题进行求解时,利用神经网络作为模式分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选择性采伐肋软骨以完成耳支架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针对2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及耳廓的不同生理特征,在数字化技术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