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金属氧化物改性催化陶瓷膜抗污染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膜污染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原因。本课题对陶瓷超滤膜污染及混杂金属氧化物改性催化陶瓷膜的抗污染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HA、SA、BSA及其混合物NOM料液的超滤,对其膜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对臭氧耦合的NOM膜污染影响进行了单独探究,以对陶瓷超滤膜污染性能进行研究。BSA膜污染最严重,且仅2.5%为可逆污染,可能是因BSA颗粒物更易进入膜孔中通过吸附等沉积于膜孔壁。NOM和SA膜污染程度也较严重且相似,可逆污染占比均约为25%,各膜污染模型拟合效果也基本相同。HA膜污染程度最小,可逆污染占比最高为47.5%,以交叠膜孔堵塞和滤饼层为主辅以不交叠膜孔堵塞的污染机理可能是造成其膜污染程度较低、可逆性好的原因。臭氧耦合使NOM料液的膜比通量衰减率降低了26.6%,膜通量恢复率升高了38.7%,说明其可以降低膜污染程度,增加可逆污染占比。臭氧耦合增加了不交叠膜孔堵塞对膜通量下降的贡献可能是造成膜污染可逆性升高的原因。臭氧氧化可增大有机膜污染物的电负性、亲水性以及将大分子氧化为小分子可能是膜污染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使改性混杂金属氧化物稳定,改性煅烧温度应位于各热重样品的高温无明显变化阶段即750℃。为使混杂金属氧化物改性催化陶瓷膜在与臭氧耦合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以提高其抗污染性能,对钴锰、铜锰混杂金属氧化物进行了XRD、FTIR、XPS、SEM表征和催化性能分析。XRD分析中铜锰样品结晶性优于钴锰样品,且后者中Mn2CoOx较好。XPS分析中Mn2CoOx的表面吸附氧、羟基和吸附H2O占比最高,微观结构催化性能好。SEM分析中铜锰样品的Mn2CoOx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因其满足尖晶石形成条件。催化性能分析中,由UV254去除率可知钴锰样品的催化性能要优于铜锰样品,并且前者不同比例效果相近,而后者的Mn2CoOx效果更好。由三维分子荧光可知Mn2CoOx和Mn Co2Ox对于BSA和HA的荧光组分催化氧化效果更好,铜锰样品中Mn2CoOx效果最好。综上Mn2CoOx和Mn2CoOx的催化性能更好,相应的改性催化陶瓷膜在与臭氧氧化耦合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更好,可以更好地降低膜污染程度,增加膜污染的可逆性。改性后膜的催化性能和亲水性明显提升,使其抗污染性得以提高。该法改性均匀且附着性好不易脱落,改性金属氧化物颗粒粒径可达纳米级别且粒径分布窄,改性效果好,在改性催化陶瓷膜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提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我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动力。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
磷石膏是湿法冶炼磷酸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CaSO_4·2H_2O)。因其腐蚀性和挥发性被归为含氟危险固体废物,而其中含有的诸如氟、磷、有机酸、有机物等的可溶性杂质经雨水冲洗浸入水体和土壤对周围动植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之一,最近数十年来的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其中中国的排放量占全球三成,因此减少碳排放刻不容缓。磷石膏中丰富的钙资源为CO_2的捕集提供能了
由冻胶分散体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具有很好的驱油效果,被广泛报道。但是,冻胶分散体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导致在油田现场的应用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用偏误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趋势。本文首先提出汉语礼貌语语用偏误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收集整理国内外对语用偏误和礼貌语研究的文献资料,然后引入中介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多用于监控侦察领域,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尤为重要。红外弱小目标图像中的目标具有低对比度,尺寸较小,无形状纹理等特征,并且会受到复杂背景杂波及随机噪声的干扰。因此,需要抑制背景与噪声,增强目标对比度。传统的算法中,大多不能同时兼顾检测精度、检测效率及场景鲁棒性。分析序列图像中目标与背景及噪声的特性,结合时域信息与空域信息,利用更多的信息进行弱小目标的检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红外图像的
在新媒介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是影响青少年强有力的外界因素。由于青少年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影响。教育学者和媒体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媒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众多的新兴技术不断被提出,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等。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
党国英表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也是本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最重要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