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生风”假说检验——基于现代中风病病案的统计学处理探讨瘀血与内风的相关性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活血化瘀药物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及配伍规律,证实瘀血与内风的密切相关性,检验“瘀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中风住院病案833例,以EXCEL系统建立病案数据库,以SAS12.0作为统计软件对病案中的方药进行频数统计、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按照“方证相应、以方(药)测证”的基本原理对结果进行阐释,找出其中的方药应用规律及病因病机规律。结果:①活血化瘀药物在两个年龄段中风病病案中的使用频率均为第一位,66岁以上组高于66岁以下组(P<0.01)。通过因子分析共得到影响两年龄组的因子14个和15个。其中与瘀血有关的因子分别为10个和7个。通过聚类分析,两组分别得到聚类方13个和11个,其中和活血化瘀药相关的聚类方分别为6个和7个。②两个病程组中,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位于第一位,其频率病程超过180天组高于病程不足180天组(P<0.01)。通过因子分析两组分别得到因子15个和21个。与瘀血相关的因子分别为7个和8个。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影响两不同病程组治疗的聚类方11个和14个,其中与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有关的聚类方分别为5个和8个。③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中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为第一位,脑梗塞组高于脑出血组(P<0.01)。通过因子分析两组分别得到因子8个和17个,两组中与瘀血相关的因子分别为4个和8个。通过聚类分析两组分别得到聚类方20个和9个。其中和活血化瘀药物使用有关的聚类方分别为10个和5个。④各研究点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位于第一位。因子分析得到影响三个研究点中风病患者治疗的因子分别为32个、17个和23个。其中与瘀血有关的因子分别为18个、15个和15个。聚类分析共分别得到聚类方27个,13个和10个,其中与瘀血有关的聚类方分别是8个、5个和5个。⑤全部中风病病案中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频率为第一位。因子分析共得到影响中风病治疗的因子20个,其中与瘀血相关的因子8个。聚类分析共得到影响中风病治疗的聚类方20个,其中与活血化瘀药使用有关的聚类方10个。上述各类因子分析得到的与瘀血有关的因子总的体现了瘀血单独致病,瘀血与正虚相兼,瘀血与痰湿、痰热、火热等其他致病邪气相兼并存的病机变化。上述聚类分析得到的聚类方总的体现了活血化瘀药物之间,活血化瘀药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与祛邪药的配伍规律。结论:活血化瘀类药物在现代中风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瘀血是导致中风病发生的独立因子,又多与其他病机相兼并存;瘀血生风是老年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可贯穿中风病始终;瘀血生风多继发于慢性病,并可见于各类中风病;瘀血生风病机具有普遍性。
其他文献
渗吸疗法治疗风湿有高招,带电排风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巧博士一元按摩店真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巧博士《一元按摩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让越来越多的人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校英语专业在这一背景下,其课程体系的构建仍存在部分
一位名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是的,每一本好书都是作者倾注自我思想的精华,我们一个人给了金如九牛一毛、沧海一栗,我觉得读一本好书,能使你精神丰富,现
学位
商丘高科金属照片——不怕水、不怕火、不怕酸,照片百年珍藏!新产品、新市场、新服务,实力无人能及!易操作、好经营、高盈利,创业轻松起航!“喜讯”盈门刚刚踏上商丘的土地,
TPG、复星联手控制了这家马戏团之后,要做的就是通过对IP衍生品价值的深度挖掘来赚取利润当互联网把一切都推开摊平——成本不断被降低,所以价格优势不再;信息不对称将逐渐改
课堂教学改革正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从“教师带着文本走向学生”的课堂,走向“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的课堂,继而走向“学生带着问题
案例背景: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文物书籍被焚烧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发展,体育舞蹈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课程及课余内容。体育舞蹈的发展,促使其跨体育、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运动项目,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
历史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生发展而存在的一种永恒的教育现象。不论是人类社会始初的蒙昧时期,还是未来大同世界的理想时代,都势所必然的存在历史教育,可以说历史教育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