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贫困山区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景区带村是助力乡村旅游扶贫的一种示范模式,依托核心景区发展带来大量游客,景区周边的农户可以开展饮食接待、承办景区游乐设施、到景区务工、提供配套供应农牧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带动社区和农户一起提高收入。要使得农户获取最大的旅游经济收益,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旅游收入,即保证农户参与旅游生产经营的效率是有效的,但目前从国内外学者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贫困山区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景区带村是助力乡村旅游扶贫的一种示范模式,依托核心景区发展带来大量游客,景区周边的农户可以开展饮食接待、承办景区游乐设施、到景区务工、提供配套供应农牧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带动社区和农户一起提高收入。要使得农户获取最大的旅游经济收益,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旅游收入,即保证农户参与旅游生产经营的效率是有效的,但目前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农户效率的评价都集中在农业和林业生产方面,在旅游领域,学者们对旅游效率的研究都集中以宏观区域或者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但随着旅游的发展,位于旅游景区周边的农户早已改变了原先依靠农林业生产的生计方式,转而参与到旅游生产经营中来,而目前对于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这一问题却少有人研究。因此,本文以金丝峡景区为例,以景区旅游沿线十八公里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并且结合实地情况探究影响其经济效率的原因,为提升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提出了理论依据和概念界定,其次介绍了案例地即金丝峡景区和景区旅游沿线十八公里农户的基本情况,然后实地调研,获取了旅游沿线110个样本农户的问卷数据,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探究户主年龄、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用于旅游生产经营的房屋距金丝峡景区的距离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环境因素对效率的影响,最后从政府、景区和农户三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农户经济效率的建议。
研究发现,景区周边农户参与旅游依托于核心景区带来的游客流量,农户参与旅游和景区发展密切相关,其参与旅游生产经营的方式单一,主要以农家乐经营为主;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主要受规模效率低下的影响;环境因素中户主的年龄、用于旅游生产经营的房屋距离景区的距离对其投入松弛变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政府财政补贴金额对其投入松弛变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贫困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低于非贫困户的效率,单一经营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其经济效率远低于多元化经营的农户。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产生得益于社会各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为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引发的财务舞弊事件,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出台了《SOX法案》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随后我国也出台了中国版《SOX法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的正式问世,开启了“两审”并行的新局面,与财务
税收政策作为一种宏观制度,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税收政策改革会对企业微观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与企业博弈的政策工具,对企业捐赠发挥着激励作用。在税收方面为积极参与捐赠的企业提供优惠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不断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成为近年我国《慈善法》颁布和《企业所得税法》修订的重要内容和方向。2017年我国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突破了捐赠限额扣除规定,允许企业
21世纪以来,财务舞弊、高层管理者腐败、信息不对称问题、隐瞒披露信息等问题频繁发生,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结果往往受到高层管理者的干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缺陷披露情况广受关注。 本研究结合我国政策要求,融入新时代党组织要求定义高管权力,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披露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等为基础,分析影响行为因素,借鉴相关研究文献,选取2017和2018年沪深上市公司
旅游业迅猛发展,游客数量剧增,与客流相伴的物流水涨船高,这对旅游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旅游物流逐渐从旅游流中分离。对于旅游企业而言,提升服务质量、压缩经营成本是两大工作重点,物流管理在生产型企业服务质量提升和成本压缩方面的贡献已被证明,因此,旅游物流管理工作成为旅游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华山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山岳型景区代表,景区物流具有频次多、规模小、机械难以到达等特点,内部物
近年来随着游客休闲需求的日益旺盛,不少人选择夜间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以满足自身休闲需求。夜间旅游对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研究看,夜间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视角的定性描述性分析,缺乏基于游客视角的实证研究。从实践发展看,国内各地对夜间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虽大,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其中,西安夜间旅游的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选择研究
旅游体验研究作为旅游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一直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利用内容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的定量方法,基于现象学、符号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和不同理论背景对旅游体验主题进行研究。而对于以中尺度旅游目的地为案例的包含多种文化旅游体验的综合研究,不同语言环境的旅游者体验视角和旅游情感体验的研究还需补充和完善,同时少有应用社会网
服务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社交媒体能够为企业产生新服务提供开放性创新环境和技术支持,已成为企业活动的必备信息技术工具,社交媒体能提供超越一般服务的服务,但社交媒体与服务创新绩效尚并未得到系统、深入的探讨。 研究关注了企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新产品开发情境,此时顾客在线发布的内容大多直接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建议或期望,但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并不只是为了新产品开发,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
特色小镇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助力扶贫新方式,这种方式以其产业特色鲜明、联动效应明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旅游特色小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贫困地区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在对旅游扶贫效果进行评价时,贫困居民的感知往往最为重要,却也最容易被忽略,站在贫困居民的角度,数量众多的旅游特色小镇,是否真正起到了扶贫的效果?贫困居民对发展特色小镇旅游的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衡量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效应,以及如何保持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构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遗产保护等相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线旅游的日益兴起,越来越多的潜在游客倾向于网上收集旅游产品的信息帮助其降低旅游决策风险,筛选出更中意的旅游产品,所以电子口碑对于当代游客,尤其是当代青年游客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到底是如何作用的?旅游产品提供者又如何利用电子口碑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本文引入游客感知这一中介变量,从视觉线索、口碑数量、口碑质量、口碑效价、口碑评分这五个维度,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结构方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