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元结作为盛中唐转折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其山水诗文的成就应同样予以重视。作为唐时自觉从事命名文学创作的的开拓者,元结山水诗文的创作既受到前人陶渊明的影响,又以开拓之功影响了后世一批以柳宗元、周敦颐、黄庭坚为代表的文人,具有一定的文学史地位。目前元结研究已有不少论著,以及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研究涉及到的内容丰富,主要集中在诗歌、散文、生平、比较研究等方面。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元结的地域性研究逐渐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结作为盛中唐转折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其山水诗文的成就应同样予以重视。作为唐时自觉从事命名文学创作的的开拓者,元结山水诗文的创作既受到前人陶渊明的影响,又以开拓之功影响了后世一批以柳宗元、周敦颐、黄庭坚为代表的文人,具有一定的文学史地位。目前元结研究已有不少论著,以及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研究涉及到的内容丰富,主要集中在诗歌、散文、生平、比较研究等方面。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元结的地域性研究逐渐引起学界关注,但总体而言涉及地域不全面,论述周详的研究成果数量还较缺乏。事实上,元结不仅以文学之笔扩大了南方自然山水景观的版图,而且地方山水文化亦不断丰富元结的文学创作。元结由北入南的人生经历,使其文学创作与地方山水文化之间存在动态互动、相互定义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即以元结山水诗文为对象,将其与地方山水视为一个双向互动的整体,探究元结山水诗文与地方山水文化之间相互塑造的关系。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元结的生平和山水诗文创作整体情况,中间二、三两部分主要分析元结诗文与自然山水之间相互塑造的关系,最后一部分对重塑的经典性进行论证。第一章概述元结生平经历,以此厘出元结生平经历与自然山水创作之间的内在渊源。元结早年便与自然亲近,后因避难与任职等缘由行至南方,假此机缘,生活环境的转变为其文学创作的转型提供地利之便。本章通过表格形式对比分析元结在南、北方创作的山水诗文数量,可见元结至南方后山水诗文数量骤增,进而探究数量激增的因由。第二章着重论述南方山水文化对元结文学创作的影响。受山水文化影响,元结诗文创作的题材内容由指摘时弊、关切民生与讽谏君主的现实主义诗歌逐渐转向多写雅好山水、漫游漫醉漫乐。文学风格亦随之而变,由直陈激切的写实主义诗风转变为寄情山水、轻松愉快的风格,而这恰是元结与以往屈原、贾谊等在湖湘创作的贬谪文学的相异之处,一改之前的悲惨气息。南方山水文化除给元结文学创作带来改变外,也使其文化心态和文学身份发生了转变,由讲务实趋向求隐逸,诗文中文学身份的重心从“良吏”到“隐者”。第三章探究元结对地方山水的重塑。一是命名山水,元结给所到之处的荒野山水命名,冠之以名占有山水。二是诗文创作,元结通过诗文创作记写命名过程与景物的特点,展现南方特有的“水石文化”。三是交友酬唱,元结邀请亲朋旧友共赏自然美景,将无名山水放置于公众面前,进入文学大众的公共视野,走出个人创作,成为公共开放的自然山水。第四章举例论证此种动态互动的重塑关系所具有的经典性。一方面人因地传,南北环境的变化多样丰富了元结的诗文,而元结在湖湘等地留下的石刻碑文为历代文人称颂,其中以浯溪石刻群最为著名,此外越南燕行文献中记载了诸多纪咏元结的诗歌和散文。另一方面地也因人显,元结使无名山水展露真实的面貌,并以多种方式补充到地方志中,实现了从文学性的文字到纪实性的方志记载的转变。另外以其自创的“漫家”思想与半官半隐的行事方式影响了唐宋诸多文人的精神选择。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始终是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但却因为其古老的传承、传播方式,在新时代很难被更多人看到、为更多人所用。陕西非遗——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1年入选至目前已公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1],成为代表陕西省走向世界的非遗项目。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给非遗创造了传播良机。在新的传播形式之下,我国各项非遗在短视频平
20世纪之前,只追求“写意”,而忽视“写实”的中国传统绘画已经不满足于当时社会进步人士的精神追求。因为西方思想的传入,他们认为中国画也需兼顾真实客观的写实效果,来顺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敏锐好学的徐悲鸿发现这“进步诉求”,他四处求学,将自己熟练掌握的中国传统水墨技巧和在国外学习的西方造型手段相结合,架构创新了一种全新的笔墨技法。好的理念提出创作了一个好开端,中国画水墨人物所具有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被
下村镇属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地较多,语言环境相对闭塞。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2012),下村镇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晋城小片。就现有研究看,对下村镇方言的声调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以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传统方言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语音学方法加以辅助,深入挖掘下村镇方言的单字调特点,梳理并总结下村镇方言两字组、三字组变调规律,分析特殊音变现象,探讨单字调和连读调
契约文书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是人们在劳动生产、经济生活及各种人际交往关系中,经过双方商定,用文字记录双方认同的权利、义务、责任及行为后果的书面协议。契约文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数量庞大、应用广泛的契约文书不仅在经济学、历史学、法律学、档案学、民俗学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契约文书内容中夹杂着的方言俚语、俗字异体等语言现象,也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产生助益。同时,契
中国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家,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人的崇玉尚玉,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认为玉这种有形的物质可以象征无形的精神,其中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品德、智慧与情感,玉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伦理、行为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盛唐时代也是一个崇尚玉的时代,唐王朝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物质极大地丰富起来,普通的文人墨客,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佩玉戴玉。这些在盛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48—1894年)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他作品中所描绘的主题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画面中既有印象派绘画中科学严谨的色彩又有学院派绘画中的造型特点,他将摄影技巧运用到了艺术创作当中,这种思路启发了印象派以及后来新印象派的发展。同时他的审美视角独特,用象征手法把对阶级制度的思考融入到了作品中。作为印象派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卡
韩湘子故事的形成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这一故事自产生以来其具体情节便不断演变,经多方传播和展演最终渗透在诸多不同的文体之中,与该故事有关的几种韩湘子宝卷便是一例。整理分析韩湘子宝卷的版本系统,并对几种韩湘子宝卷中的故事内容进行故事形态学的研究,能使我们对韩湘子宝卷故事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能进一步探查韩湘子宝卷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宝卷作为民间信仰仪式中的演述部分,与民间信仰有深层的联系,相
体育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分支,学界对其研究还不够丰富,对其中青少年人物形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纪录片拥有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关怀人性、观照世界的重要责任。体育纪录片中以顽强拼搏、勇敢追梦等作精神内核,激励观众向上发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同时青春期又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一些外在力量的正确引导。因此,体育纪录片中的青少年群体理应被照拂到。本文依托身体社会学、符号学以及身体美
随着叠加速度拾取领域技术的发展以及获取地质信号数据的日益扩增,速度拾取的准确性和拾取效率成为了评价叠加速度自动拾取算法的重要指标。传统的速度拾取一般是通过人工实现,但是人工拾取效率较低,同时易受到复杂环境以及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拾取结果对地质资料的解释缺乏科学性。为此,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残差网络的叠加速度拾取算法,并从速度分析领域对算法的数学原理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以实际地
人类可以通过短暂的注视就可以捕捉到大量的视觉信息,然而,但对目前的计算机来说却面临巨大困难。视觉系统是如何加工处理视觉信息是当前认知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广受关注的研究内容。在视觉信息加工处理的机制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对艺术绘画的视觉认知机制的研究。目前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都是在意识上展开的,但对艺术绘画的意识下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将借助持续闪光抑制(continuous flash supp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