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建国后沿用至今,虽然期间也做了一些相关调整,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征地制度本身,已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很不相适应。现实情况中的“多征少用”、“征而不用”、“征而迟用”等问题都是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征地范围、征地补偿等方面存在弊端造成的,这不仅降低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阻碍了土地的合理流转,还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还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征地是城市化的重要手段,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大量建设用地。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城市扩张的征地成本必然越来越高,在中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和行政管理手段下,使得中国的土地征用出现了许多问题,最终突出在失地农民的问题上。本文依据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和博弈理论,结合我国征地实例调查,重点对征地过程中政府、农民、企业三方的利益关系和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树立统筹全局、节约成本的发展意识,兼顾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经济与社会收益最大化,以及实现经济建设与保护耕地并重等对策。依据研究思路,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为:第一章:引言。介绍全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综述,并阐述了文章的框架结构与思路,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我国土地征用的现状和问题。从城市化现状入手,引出由征地造成的各方问题,为接下来的原因分析做铺垫。第三章:征地中的利益关系和各方行为。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征地过程中涉及的三个主体,即政府、农民和企业的关系进行分析。在这部分通过建立坐标模型对征地涉及的各方主体进行利益关系和行为分析,主要包括农民经济行为分析、征地中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析、政府征地行为分析和企业行为分析四个方面。分析的同时与法律条款结合,更清晰地说明被征土地产生巨大增值收益,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征地成为政府垄断强制行为,这也在法律上反映征地制度存在缺陷。这部分对制度改革提供可行清晰的改进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土地征用制度分析。介绍了我国征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进行分析,并在公共目的的界定、制定补偿费用和征地相关法制建设等方面借鉴了国外征地制度。为下面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征地制度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意见做铺垫。第五章:结论与建议。对全文的研究分析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在整个文章里主要运用了制度分析法,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性因素出发,对制度上存在的缺欠以及由这种缺陷导致的征地行为极其结果进行分析,为后面如何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做铺垫;成本收益分析法,主要分析政府和企业在征地中的成本和收益的行为选择;博弈分析法,主要用于地方政府与农民间在征地过程中的不同策略选择分析上,通过对最终收益的比较得到达到均衡的最优选择;对比研究法,主要运用于发达国家和我国在征地法律法规方面的比较与借鉴。本文在以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对非公共目的用地的获得应通过土地市场,由供需双方公平交易来获得非农用地权。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制定公平的交易规则,并征收土地出让所得税或土地交易税。另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应降低农民的诉讼成本。在补偿方面也提出了大胆创新。希望为我国征地制度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以推动征地制度循序渐进地完善,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