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生物考古学理论的提出与完善,针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标本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正日益更新,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本文将针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2011年发掘出土的人类骨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试图深入完成对该墓地古代人骨标本所蕴含的人类学信息的提炼与认识。针对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人骨标本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不仅能够弥补长久以来和林格尔地区人骨研究的不足,更能够“托骨见人”,科学的发掘大堡山墓地所蕴含的人类学信息,并为探寻该区域内人群迁徙与民族交融等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肩负着不可小觑的学术价值。因此,本文将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人骨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一,通过古人口学、古病理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方法与手段对大堡山墓地人骨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提取该墓地古代居民的人口结构、骨骼形态特征、骨骼发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第二,以大堡山墓地为中心,与邻近地区相关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将与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面形态特征相仿的古代人群在时空框架中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史料,还原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邻近地区人群间的迁徙、交流、融合情况,以及同所持生业模式、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的主体结构将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在第2章中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平均死亡年龄、平均预期寿命等信息进行提取,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44例古代人骨标本,平均预期寿命为34.29岁,其中女性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35岁,男性居民平均预期寿命35.33岁;该墓地古代居民平均死亡年龄为33.37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并以中年期为盛,不见老年期个体。其次,本文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主要分为非测量性状观察与测量性状统计两部分:其中,非测量性状研究主要集中在牙齿和颅骨方面,分别于第3章和第4章进行观察讨论。在颅骨连续性形态特征方面,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以现代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蒙古人种发育程度大体相符;在颅骨非连续性性状特征上,与我国甘肃磨沟地区齐家文化先民最为相似。在牙齿形态特征方面,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南西伯利亚人群之间存在极大程度上的相似性,并与蒙古国的匈奴合并组、昌德曼组人群之间有着非常近的形态学关系。本文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所进行的测量性状研究主要集中在颅骨和四肢长骨上,分别于第5章和第6章进行统计分析。大堡山墓地古代两性居民颅骨测量性状特征均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同种系倾向,但其颅面型特征却并不单纯,本文研究认为其应具有先秦时期古代人种类型中的“古中原类型”与“古华北类型”相互混合的颅面部形态特征;针对大堡山墓地的古代居民的肢骨所进行的系统测量与身高的推算可知: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古代居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性差别,与其他古代人群相比,特别是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畜牧人群相比,大堡山墓地女性居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摄入欠佳,暗示其在所属社会上的受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再次,在第7章中,本文从古病理学的角度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探讨,主要表现为对口腔、颅骨、四肢长骨疾病与创伤的观察、统计和比较分析,经本文研究后可知:该墓地古代居民在食物结构中以摄取“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类”植物性食物为主,同时也配合摄入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本文推测该墓地古代居民应具有较为发达与成熟的农业经济。在第8章中,本文结合考古学文化与相关历史文献,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人骨研究中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具体表现为对其人种构成、种系来源与流向、所代表的人种类型的形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认识,可知: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应该是内蒙古地区原住民与中原移民进行基因交流与融合的继承者,并不是“古中原类型”亦或“古华北类型”古代居民的典型代表。最后,本文通过第9章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